入冬候鳥通通來報到 南市賞鳥正是好時機
入冬後進入候鳥高峰期,臺南沿海地區黑面琵鷺、黑腹燕鷗等數量大增,正是賞鳥的好時節,其中七股頂山賞鳥亭一帶的黑琵族羣數量甚至超越保護區主棲地,吸引愛鳥人士前來。(鳥友黃永豐提供/莊曜聰臺南傳真)
到臺灣度冬的黑面琵鷺數量連續5年突破2000只,大多棲息在嘉義、臺南沿海一帶,目前七股保護區、頂山賞鳥亭、學甲溼地生態園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棲息的黑琵已經接近2500只。(鳥友黃永豐提供/莊曜聰臺南傳真)
時序入冬,雲嘉南沿海一帶候鳥生態豐富,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每年都會舉辦觀鳥馬拉松,吸引愛鳥人士組隊參加,民衆也可利用假期安排行程賞鳥。(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莊曜聰臺南傳真)
臺南市水雉冬季大調查結束,近80位鳥友志工共調查記錄到1741只,打破歷年紀錄,光官田一帶就找到1466只,鳥友在某處菱角田就發現超過300只,大呼不可思議。(官田水雉教育園區提供/莊曜聰臺南傳真)
時序進入冬季,候鳥期也進入最高峰,有「國際明星鳥」稱號的黑面琵鷺連續5年來臺的數量都突破2000只,其中有6成以上集中在臺南,有黑琵第二故鄉美譽,包括七股保護區、頂山賞鳥亭、學甲溼地生態園區、四草野生動物報護區都是賞鳥熱區,愛鳥人士估計今年總數可望突破2500只;另臺南水雉數量調查出爐,南市共發現1741只,也創下歷年紀錄,到南市旅遊賞鳥正是好時機。
根據今年1月下旬的「2019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資料顯示,全球黑面琵鷺族羣總數已經突破4千大關來到4463只,是全球遷徙鳥類保育的重要里程碑,其中在臺灣共調查到2407只,相較去年有明顯增加,少於2017年的2601只,今年則有機會突破這個數字。
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榮譽理事長邱仁武表示,黑琵數量穩定顯示沿海溼地環境並未惡化,能供應黑琵良好的過冬條件,近年七股頂山溼地黑琵數量甚至多過保護區主棲地,顯示族羣向外擴張,還有學甲溼地生態園區、嘉義鰲鼓溼地,甚至高雄茄萣一帶都有黑琵身影。
南市府配合候鳥季節也有一系列相關活動,位於黑琵主棲地的七股特生中心10週年慶,展出素人工藝家李龍輝的黑琵模型展,各式姿態栩栩如生維妙維肖,一直展出到明年黑琵北返,另外還有「黑面琵鷺親子輕旅行」活動等,而北門的黑腹燕鷗、官田的水雉等鳥況都不錯,民衆可安排遊程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