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加速“跑馬圈地”,小馬智行與豐田如何搶佔先機

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當車輛的駕駛者得到真正的“解放”,更多人在日常出行過程中,也迎來了全新的選擇。

其實從誕生初期,到如今的商業化收費,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就始終與高階自動駕駛技術迭代緊密相連,已邁入全車無人的測試及運營階段。如今,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中,就有不少用戶每天都能夠體驗到Robotaxi所帶來的自動駕駛出行體驗。

而對於不少車企而言,現階段也已經將自動駕駛作爲了未來轉型發展的核心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吉利、長城、問界等中國品牌都通過內部孵化,或對外合作等方式,與自動駕駛領域的頭部企業進行合作。

在合資品牌當中,大衆汽車在去年10月也宣佈旗下的CARIAD與近年在自動駕駛技術上頗有成就的中國公司地平線共同組件新合資公司。大衆計劃注資約24億歐元,來推動大衆集團產品的高級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

面對着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壓力,豐田汽車在8月4日也宣佈與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小馬智行合作,由豐田中國、廣汽豐田與小馬智行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以支持未來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前裝量產和規模化部署。

爲何選擇小馬智行?

當前,自動駕駛的研發能力作爲車企的重要競爭力,也自然是體現行業話語權的重要載體。但由於研發投入成本較高,實現商業化週期長等因素,車企在研發初期也會採用對外合作的形式,來實現技術積累,提高自研能力和主動權。

此次豐田汽車與小馬智行的合作,在“E車匯”看來也是水到渠成的體現。早在2019年,豐田與小馬智行就曾宣佈共同在中國公開道路開始自動駕駛試點項目。後續在小馬智行的新一輪總額4.62億美元的融資中,豐田汽車作爲戰略投資人領投,出資4億美元,以加深和擴大兩家公司在出行領域的合作。

而小馬智行在Robotaxi業務推出的初期,所採用的車型也是來自豐田的雷克薩斯RX(參數丨圖片)。到2022年,小馬智行推出的第六代L4級別自動駕駛軟硬件集成系統載體,也變成了廣汽豐田投產的賽那,作爲MPV車型,賽那憑藉着擁有靈活實用的乘坐空間,滿足家庭出行等產品特點,也更加符合Robotaxi業務的使用場景。

目前,小馬智行已在北京和廣州分別建立研發中心。2018年,還與廣汽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併成立了中國首支常態化運行的自動駕駛車隊。目前,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已接入廣汽集團旗下的如祺出行平臺,並在廣州南沙區開展Robotaxi業務,收穫了不少體驗者的好評。

作爲廣州的本土企業,廣汽豐田的加入,不僅能夠在車輛方面爲後續產品提供有力保障,也將用更高效的手段,來滿足未來三方開展的Robotaxi業務,在更大範圍內運營。

通過此次與小馬智行的合資合作,豐田汽車又一次向外界展現出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渴望,以及更加重視中國市場,中國企業的姿態。並且,小馬智行的L4級別自動駕駛軟硬件也能夠爲豐田汽車,以及在華合作伙伴在相應技術上取得更快速的發展。

同時,在研發佈局及商業模式定位上,豐田與小馬智行都認識到,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發和商業化場景的落地至關重要。車企的主要任務,已經由傳統燃油車時代的整合,轉變爲自動駕駛產業中的動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商業化的載體,在強化自研的同時,通過合資等方式在短期內彌補技術差距,才能夠在競爭中保持領先的地位。

Robotaxi商業化落地將成常態

自2009年穀歌開啓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以來,這一領域也成爲了衆多車企,以及科技公司比拼的主戰場之一。此前市場普遍認爲2022年將成爲自動駕駛量產落地的“元年”,相關政策端也在持續推進。

作爲在這一領域的“頭部玩家”之一,小馬智行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在北上廣深進行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成爲首批在國內四大超一線城市均取得無人化測試資質的自動駕駛公司。

目前,小馬智行已經形成了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自動駕駛貨運服務(Robotruck)以及乘用車智能駕駛業務(POV)三大技術前臺業務板塊。其中,小馬智行在今年1月還推出了智駕軟件品牌“小馬識途”、域控制器“方載”以及數據閉環工具鏈“蒼穹”,並已成立獨立事業部運營該業務。

在物流領域,小馬智行還與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團合作,成立三方戰略聯盟,聯手打造智慧物流“技術+車輛+場景”黃金三角,同時小馬智行與三一重卡合資公司一驥智卡所生產的智能重卡首批車輛也已下線,並完成交付。

在自動駕駛領域進入“戰國時代”的今天,車企與科技企業都在這條“新賽道”中加快了步伐。對於小馬智行來說,在第六代L4車規級量產設計的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的幫助下,無疑讓其搶佔了行業領先的位置。

豐田此次選擇與小馬智行組件合資公司,也正是看中了對方在技術方面的優勢,希望藉此來應對對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且在自動駕駛領域搶佔先機。相信隨着未來新合資公司的落地,豐田與小馬智行也都將在自動駕駛真正實現“無人化”的進程中,會交出更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