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車隊運營收入“尚不明顯” 文遠知行駛向何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雲帆 報道

內資Robotaxi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的首秀即將到來。

近日,國內高級自動駕駛運營和服務商文遠知行(WRD.O)終於披露了招股書。

其顯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將作爲其主承銷商。而由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組成的風險投資基金Alliance Ventures確定參與基石投資配售,參與金額達到9700萬美元。

同時,文遠知行表示,將利用35%的募集資金用於產品和技術研發,30%募集資金用於車隊商業化和相關廣告,25%用於測試、研發、管理成本等資本支出,10%用於其他日常用途。

作爲國內知名的Robotaxi企業,文遠知行目前擁有包括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bus(自動駕駛公交車)、Robovan(自動駕駛貨車)、Robosweeper(自動駕駛環衛車)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內的五大業務。其中Robotaxi業務已經持續運營超過1700天。

但記者注意到,在Robotaxi火遍全球的當下,該招股書卻並未披露公司Robotaxi、Robobus等車隊商業化運營收入,而僅表示“該部分收入尚不明顯(insignificant)”。

尚未披露RoboTaxi車隊收入

與大多數奔赴資本市場的科技股類似,文遠知行也同樣帶着較大幅度的虧損登陸資本市場。

招股書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3年,文遠知行主營收入分別爲1.38億元、5.28億元和4.02億元人民幣;同期淨虧損分別爲10.07億元、12.99億元、19.49億元人民幣;國際財報標準下,淨虧損分別爲4.27億元、4.01億元、5.02億元人民幣。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8.81億人民幣的虧損和國際財報標準下3.16億人民幣的虧損,同比分別增虧1.59億和8462萬人民幣。

縱觀文遠知行收入結構,2023年,公司主要業務收入結構,從自動駕駛車輛產品銷售,轉向包括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內的服務收入爲主。

2023年,文遠知行僅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419萬元人民幣,其僅爲2022年的六分之一不到,亦僅爲2021年的一半。2024年上半年,產品銷售收入爲2104.5萬元,同比僅增約249.2萬元人民幣。

從產品銷售數量來看,文遠知行2021-2023年分別銷售了5輛、11輛和3輛Robotaxi;同期還分別銷售了38輛、90輛和19輛Robobus。

同時,2023年開始,文遠知行主要收入來源爲與博世產生定向研發服務。2023年,公司總服務收入3.47億人民幣,同比增加83.1%。其中來自博世的收入增長了1.05億元人民幣,其他Robobus、Robotaxi和Robosweeper的運營及技術支持服務增加了5260萬人民幣。

而對於外界較爲關注的Robotaxi運營收入,其也被歸入了增長迅速的服務收入分項。但公司並未披露這一數據的細節,僅表示這部分收入較小。

“2022年和2023年,我們通過‘WeRide Go’(文遠知行叫車APP)提供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產生的收入尚不明顯。”文遠知行在招股書中闡釋:“展望未來,隨着L4自動駕駛車隊的運營規模擴大,我們預計提供運營和技術支持服務的收入佔服務收入的比例將上升。”

或傾向輕資產運營Robotaxi車隊

雖然未明確展示Robotaxi收入,但文遠知行在招股書中也較多闡釋了目前公司Robotaxi的商業模式與車隊建設情況。

“今天,我們運營着全球最大的商業化運營Robotaxi車隊之一……自2019年起商業化運營超過1700天且零事故,”文遠知行在招股書中指出,並表示將在2024年、2025年完成對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運營的準備。

另外,文遠知行還在招股書中提到,其可能傾向於採用輕資產模式來推動Robotaxi業務落地,但最後仍可能因爲業務規模擴大而選擇自持車隊。

“我們將嘗試不同的輕資產模式……比起自持Robotaxi車隊,我們可以選擇和第三方車隊進行合作,並在我們的平臺進行運營。”招股書中指出,但依然表示:“後續隨着業務規模的增長,可能會自持大量Robotaxi並運營,而這種模式會比第三方模式更爲重資產。”

某頭部Robotaxi傳感器供應商廠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Robotaxi過去的商業化難點主要在於傳感設備的成本較高和車規級傳感器量產能力不足的問題,而“目前這些問題基本都不存在了。”

“Robotaxi的單車成本已經可以控制到20萬左右,這已經比C端乘用車要低了。從經濟模型的角度達到盈虧平衡並不難。”前述人士向記者透露。

而就在近日,廣州市發佈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條例,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在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等交通樞紐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車等出行服務場景的應用,進一步明確自動駕駛商用車在國內的落地。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餘豐慧對記者表示:“國際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企業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的,尤其是在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趨勢的推動下。投資者普遍看好自動駕駛技術未來的商業化潛力,認爲它能夠顛覆傳統交通行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然而,這個領域也伴隨着技術實現難度、法規障礙、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挑戰,因此資本市場的態度也會更加審慎,側重於企業的實際進展、合規能力和長期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