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超5億的騰訊,卻被小貸業務拖了後腿?

騰訊進入瘋狂搞錢模式。

二季度,騰訊在營收僅增長8%的情況下,淨利潤暴增82%達到476億元。核心業務板塊中,毛利率高達50%以上的遊戲業務營收持續增長,依然是騰訊本季度業績豬突猛進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在視頻號和多部爆款劇集驅動下,騰訊的廣告業務也繼續增長。

但《博望財經》注意到,在總營收中佔比三成以上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僅增長4%,增速已連續2個季度腰斬。其中,騰訊的消費信貸業務或是導致增速放緩的首要因素。

01 自降貸款規模?

具體來看,今年二季度,騰訊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營收爲504億元。而在2023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這個數字分別是544億元和523億元。

其中,受益於騰訊雲業務的收入增長(包括企業微信商業化的提升),以及視頻號商家技術服務費的增長,騰訊的企業服務業務在二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

而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增速則放緩至低個位數百分比:其中,騰訊二季度的理財收入錄得雙位數百分比增長,但消費支出增長緩慢導致商業支付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同時由於風控措施加強使得消費貸款服務收入下降。

也就是說,在騰訊的三大塊金融科技業務中,只有消費貸款服務的收入產生了實際的下滑。致使在企業服務、理財、支付業務仍在增長的二季度,騰訊的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業務整體收入增速放緩至低個位數。

5年前,騰訊首次在財報中單獨披露"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一新分部。彼時,受商業支付、其他金融科技服務(例如小額貸款)及雲業務的推動,這一業務板塊的單季營收增速曾一度高達44%。

當時,金融科技還是個十分性感的概念。騰訊也毫不掩飾對金融科技的高期待,在財報中表示,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數字支付及金融服務需求擴大,以及更多企業尋求"產業互聯網"帶來的商機,市場對該等服務的需求迅速增加。

事實也的確如此,就在此前的2018年,騰訊的營收增速達到32%,而驅動其高增長的首要因素就是金融科技。爲此,騰訊破天荒地22次在年報中提到金融科技。當時,金融科技增長來自向商戶收取商業交易手續率、向用戶收取提現費用及信用卡還款費用,以及向金融機構收取分銷金融科技產品(例如"微粒貸"及在"理財通"平臺提供的財富管理產品)的服務費。

2023年的四個季度,騰訊的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業務增速均維持在15%左右,而進入2024年,這塊業務開始進入個位數增長。這表明,在宏觀和消費都相對疲軟的當下,騰訊已開始主動採取謹慎的信貸擴張政策,以收緊借貸規模。

02 微信版"花唄"猥瑣發育中

2023年,騰訊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同比增長15%。年報中,騰訊首次將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的增長歸因於"消費貸款"服務增長。

據瞭解,與騰訊有關的消費貸款業務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微粒貸和分付。

其中,微粒貸的業務主體是微衆銀行,騰訊在其中持股32.73%。此外,騰訊還在其展業過程中扮演通道角色,可從其中獲得股東分成和手續費收入。

據微衆銀行年報,截至2023年末,"微粒貸"已累計服務超6300萬借款客戶,年內日均發放貸款超95萬筆,筆均貸款金額7400元。2023年,微粒貸淨利潤爲108.15億元。也就是說,騰訊2023年僅憑分成就能拿到32億元。

只拿通道費顯然無法滿足騰訊對金融的野心。

騰訊在2013年就獲得了小貸牌照,但直到近些年,騰訊纔開始藉助財付通小貸這一主體,謹慎地開啓了分付和分期兩塊消費貸款業務的佈局。

其中,分付於2020年初開啓測試,用戶可以在微信上使用分付先消費後付款,與信用卡相比最大特點是無免息期。彼時,分付的日利率爲0.04%,其年化利率約爲14%。

近期,分付擴大了灰度測試。據部分已開通的用戶反映,其額度集中於6000-10000元,主流日利率爲0.045%和0.05%,對應的年化利率爲16.4%和18.25%。值得注意的是,此借貸利率已超出7月一年期LPR(3.55%)的4倍。

此外,去年9月,騰訊還開啓了另一款消費金融產品"分期"的小規模測試。分期的資金主要來源於財富通小貸及光大銀行等合作金融機構,屬於助貸類產品。

同爲消費金融產品,二者的區別有以下3點:

1.分期需消費100元以上纔可用,分付只要支付金額滿1元即可使用;

2.分付定位於小額消費貸,分期的額度則稍高。二者可覆蓋不同的消費場景,滿足不同的消費偏好;

3.分付"隨時可用、隨時可還",適合週轉應急。分期需在付款時選擇1、3、6、12期還款期數,不同期數對應不同的手續費。因此,分期比分付更像花唄。

目前,兩款產品均未大規模鋪開,但日常會有節奏地放量。有業內人士透露,灰度測試了4年時間的分付的用戶規模已達到一億。

種種跡象也都表明,騰訊對消費貸款業務仍在持續加碼。

2020年3月-2023年1月,財付通小貸已連續5次增資,註冊資本已增至105.26億元,僅次於抖音旗下的中融小貸。

在滿足監管規定的跨省經營50億元資本金門檻的基礎上,資本金淨額的提升意味着放貸規模和毛利率的提升。包括騰訊在內的大廠小貸公司集體增資,也是爲了增強業務發展、資產提升的可持續性。

此外,財付通小貸也在着力拓寬融資渠道:今年1月和8月,財付通小貸獲批兩筆ABN註冊,累計金額爲150億元。與ABS相比,ABN的審批效率較高,融資成本更低,在降低小貸公司融資成本、緩解其資金壓力的同時也有利於盤活存量資本。

03 規模增長之外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財付通小貸營收爲18.1億元,同比增長5.48%;淨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346.88%。因分期在2023年3季度末纔開啓測試,故財付通營收與淨利潤基本來自分付。

基於微信龐大的活躍用戶數,騰訊消費貸款業務的天花板極高,未來在貸餘額有望達到萬億級別。但就目前而言,分付和分期的業務規模似乎並不大。以其營收和註冊資本來看,騰訊大概率在以資本金淨額放貸。

受聯合放貸出資比例及槓桿率限制,小貸公司槓桿率已大幅下降,最高爲16倍。

目前,財付通小貸仍處於放貸業務的起步階段,槓桿率並不算高。相比於低調的騰訊,字節跳動放貸的步伐則更爲激進。

據報道,截至2023年年底,抖音放貸餘額超3000億元,已趕超樂信、招聯消費金融等消費金融頭部公司,躋身國內網絡小貸第一梯隊。

抖音儼然成了一個隱藏在短視頻外衣下的金融巨頭:以中融小貸190億元的註冊資本計算,抖音放貸的槓桿率已超過15.7倍,已接近16倍的紅線。利率方面,抖音放心借的年化利率區間爲7.2%-20%,其上限顯著高於騰訊。

不過,在監管政策更加嚴格、平臺逾期率到達歷史高點的當下,龐大的放貸規模也給抖音帶來了隱患。

一是,在放貸規模遠高於同行的情況下,即便抖音消費貸的逾期率處於行業平均水平,其逾期規模也必將隨之放大,這體現在暴力催收問題讓抖音放心借成爲被投訴的重災區。

二是,壓降規模與槓桿已成爲互聯網金融整改的主旋律。此前,螞蟻已大幅縮減了貸款餘額。而抖音較高的槓桿率也容易使其成爲監管的目標。

在此背景下,對頭部互聯網小貸平臺來說,今年消費貸業務的核心目標已經不是規模增長,而是合規與資產質量的提升。從這一點出發,目前,騰訊一邊以灰度測試掩藏鋒芒,一邊增強風控以獲取優質資產的路線或許是更優的解法。

據瞭解,騰訊分付的風控手段之一是在用戶發生逾期後,對其微信支付功能進行止付、限制新開微信支付賬戶等措施。這也顯示出騰訊小貸業務的另一重優勢——依託已成型的金融生態和市場份額,爲新業務提供支撐。

未來,隨着分付、分期等產品成熟度持續提升,騰訊的小貸產品有望全面放開。而如何鞏固小貸的現有優勢並將其進一步發揚光大,是消費金融成長爲騰訊新增長極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