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建物「昭和樓」再度進入文資會登錄爲「歷史建築」

位在忠孝東路2段1號的「昭和樓」31日進入文資會審議,20位出席委員全數通過登錄爲「歷史建築」。(北市文化局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位在忠孝東路2段1號的「昭和樓」31日進入文資會審議,20位出席委員全數通過登錄爲「歷史建築」,「昭和樓」建於1942年是日治時期少見的商辦大樓,戰後歸審計部所有,但過去因參考文獻不足,被臺北市文化局文資委員認定爲不具文資價值,而今年審計部發函北市府要求改建,因建築有50年以上歷史,纔再度受到關注。

昭和樓興建於1940年代,1953年撥審計部使用,曾爲臺灣重要物資營團所用,爲戰時物資分配運送重要地,也曾是「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地址,目前室內仍保存原本門窗、天花裝修與樓梯等物件,建築共3層樓高,內部隔間以鋼筋混凝土做寬廣的開間,主體外觀簡潔。

文資學者蕭文傑表示,昭和樓見證臺灣民俗學研究與發展,這類建築在臺灣數量有限,簡潔的建築物關是日治時代的風格,木作、細節等反映出時代工藝技術,有古蹟保存的價值,盼能登錄爲古蹟。

議員吳沛憶表示,「昭和樓」已閒置20年,過去經過此地,都會納悶爲何沒有修復再利用,建議將這個地方列爲「歷史建築」;文資委員郭瓊瑩表示,忠孝東路是非常重要的地段,未來再利用會影響到整個區域,昭和樓後方已有非常熱鬧的華山和大草原等地區,未來可擴張成藝文特區。

文資委員丘如華指出,4年前許多委員審定沒有文化價值,是因許多委員並未到場,且中間的歷史資料相當缺乏,大家全憑經驗和喜好來審定,並不是很公平;文資委員王維周指出,第一次現勘發現,室內裝修是日治時期留下,但歷史資料不足,調出過去日治時代的地籍資料才發現,昭和樓的確是戰時調度物資非常方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