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廠中止美國MMA新廠興建 臺塑、中石化營運舒壓

臺塑、中石化營運舒壓。圖/本報資料照片

通膨催化興建成本攀高,加上全球石化新產威脅,石化廠相繼啓動舊廠關閉及新廠投資中止計劃。日本三菱化學宣佈中止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丙烯酸樹脂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廠興建計劃;主因預估現有MMA工廠(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等地)已能滿足當前需求,加上建築成本等費用飆漲、無法和客戶簽訂長約。

分析師表示,MMA使用於汽車燈罩等廣泛用途,三菱化學全球MMA市佔約3成,臺廠則有臺塑(1301)旗下MMA年產9.8萬噸及中石化(1314)持股40%的高雄塑酯化學MMA年產10萬噸。當前中美新產威脅陰霾仍未紓解,廠商啓動減產、控制投資策略,有助行情舒壓、回穩走堅。

不過,大陸持續增產、擴大出口,導致全球供應持續供過於求,拖累尼龍上游原料「CPL(己內醯胺)」亞洲價格續跌;日廠UBE(宇部興產)2024年12月CPL合約價,連3個月下跌,每噸調降30美元,下探1,490美元價位,創四年來新低紀錄。中石化營運承壓。

受制油價重挫,塑化行情連動下探,中石化2024年第三季營運轉虧,前三季營運也從上半年EPS 0.12元反轉淪落每股虧損0.03元窘境;第四季石化行情仍處低檔,加上因應年底財報認列調整,公告依據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公報認列資產減損約7.9億元,營運虧損壓力未歇。

力挽營運頹勢,中石化近年推動精細/特用化學品領域優化 OPP (鄰苯基苯酚)製程,提升競爭力,並開發下游衍生物,進軍高端應用市場如光學鏡頭,OPPEOF製成品已交予客戶驗證。電子級化工材料則計劃將現有中間產品和副產品提升至電子級等級,並以切入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爲目標;另將與策略夥伴合作開發新材料,包括具專利的電池安全性添加劑及下一世代高階通訊材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