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壇的十月驚奇 民主選舉永遠存在變數
▲日本政壇掀起「十月驚奇」。自民黨首相石破茂從總裁選舉當中意外出線,緊接着衆議院選舉結果震驚全國。(圖/路透)
● 作者/US Taiwan Watch: 美國臺灣觀測站過去人們常談論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而最近日本政壇也掀起了日本式的「十月驚奇」。自民黨首相石破茂從總裁選舉當中意外出線,緊接着衆議院選舉結果震驚全國,執政聯盟「自公聯盟」僅獲215席,未能跨越233席的過半門檻。這標誌着執政聯盟15年來首次失去過半優勢,日本媒體將之視爲自民黨的重大挫敗。分析家指出,選民用選票表達了對「經濟與物價高漲」及「裡金事件」(政治獻金醜聞)的不滿。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臺灣選民習慣以選票懲罰政客不同,日本選民更傾向以沉默表達不滿。根據日本《共同社》統計,此次日本衆議院選舉小選區(單一選區)的投票率爲53.84%,低於2021年上屆衆議院選舉的55.93%,創下戰後第三低,且連續5屆低於60%,突顯了日本選民的普遍冷感。
▼選民用選票表達了對「經濟與物價高漲」及「裡金事件」(政治獻金醜聞)的不滿。(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衆院選舉對日本、世界局勢有什麼影響? 觀測站從三個層面分析1、日本政壇動盪加劇:自民黨將面臨羣龍無首的局面。少數執政迫使他們與分歧嚴重的在野陣營合作,延長政策協商時間,減緩執行速度。雖然自民黨及公明黨有可能可以透過「少數執政」的方式,但就如同臺灣目前的執政黨民進黨在立法院面臨的處境一樣,少數執政在政策議題上必須與其他政黨合作或妥協。
日本的在野陣營(主要有立憲民主黨、維新會、國民民主黨、令和新選組、共產黨),政治光譜從左到右分散,在國內外議題上的分歧相當大。因此,可以預期檯面下的政策協商在達成共識的過程將變得冗長,後續的政策執行速度勢必連帶受到影響。
2、外交政策趨於保守:雖然目前看來,日本的國防(安保)政策整體方針將維持不變,但缺乏政治人物強勢領導和民意支持,日本在國際舞臺上可能變得更加謹慎。時任首相岸田文雄在2022年12月延續着安倍路線修訂「安保三文件」,這項轉變是國際地緣政治及安倍強勢領導遺產使然。在中美兩強的格局下,日本會朝着修正後的安保政策前進。
然而,內政是外交的延伸,在日本缺乏強勢領導人,加上民意支持基礎薄弱的狀態下,想要在外交上有更多突破較爲困難,因爲風險太高(這也必須考量美國大選的結果)。接下來的執政團隊勢必將更專注在內政,優先爭取民心。注:2022年岸田政府通過新版「安保三文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整備計劃》,把中國、北韓、俄羅斯列爲主要國家安全威脅。但是這些舉動是由內閣直接裁決,備受立憲民主黨爲首的在野陣營批評。3、臺日關係進展受阻:雙方關係雖不會倒退,但突破性進展難以期待。目前,加強與臺灣關係(特別是半導體合作)在日本政壇是擁有跨黨派共識的議題。關鍵的癥結點在於:如何強化?要用什麼形式、速度?在缺乏如安倍這樣親臺,同時具有雄厚政治實力的政治人物領導的背景下,短期內預期難有斬獲。
雖說有臆測石破茂可能會在11月召開臨時國會進行首相指名投票後,首相地位可能不保,但相對親臺的高市早苗等過去安倍派是否能就此登上高位還是未定之天。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教授就指出「日本新首相會不會持續強調臺海穩定重要性,會不會在國際會議不斷被提到要打上問號。」此外,郭育仁認爲,日本是協助臺灣在今年申請加入CPTPP議程的關鍵力量,但日本政局出現變化,臺灣要在今年加入CPTPP並不樂觀。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日本缺乏強勢領導人,加上民意支持基礎薄弱的狀態下,想要在外交上有更多突破較爲困難。(圖/路透)
日本政局渾沌 對臺關係大破大立機會很小總而言之,在日本政局渾沌,首相爲弱勢領導的狀態下,要在外交上或是對臺關係上大破大立的機會是很小的。日本的十月驚奇提醒我們:即使是如同日本這樣看似政情穩定的民主國家(自民黨從1955年以來,僅在1993-1994年、2009-2012年短暫失去政權,這才能稱做標準的「一黨獨大」呀!臺灣的狀況距離非常遠,更不用說臺灣地方層級幾乎全是國民黨持續一黨獨大),我們都不應該假設現狀就是常態,而排除了改變的可能性,這是因爲凡是民主國家舉行的自由選舉,永遠都存在變數。
最重要的事情是,臺灣的外交關係從來不必(也從來不會是)「選邊站」的策略,而是要加強跨黨派的認識與溝通,無論是對美、對日關係都一樣,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上,而執政跟在野的外交關係都必須用心經營。畢竟在臺灣艱困的外交處境下,我們需要讓各界都聽見臺灣的聲音。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US Taiwan Watch: 美國臺灣觀測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