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深水兩百年後氧氣將耗盡 陳鎮東研究獲世界第7肯定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陳鎮東教授(右2)榮膺第一名的亞洲海洋學者,在最新的全球15542位海洋科學領域學者排名數據中,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晉升至全球第七。(國立中山大學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教授陳鎮東關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過去曾提出「東海漁場營養鹽來自黑潮深水、日本海深水兩百年後將耗盡氧氣」等重要科研結果。最新全球海洋科學領域學者排名出爐,陳鎮東獲「終身科學影響力」亞、澳洲區第一、全球第七肯定。

由美國史丹佛大學每年定期依據 Scopus 的論文影響力數據發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名單,包含22個主學科及174子領域,分爲「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反映出學者的學術論文影響力。上一期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陳鎮東榮獲亞、澳洲區第一,全球第八,該大學最新的排名出爐,陳鎮東蟬聯亞、澳洲區第一,全球排名晉升至第七。

中山大學表示,陳鎮東是全球碳循環及生態研究先趨之一,曾獲得象徵生態學領域最高殊榮的日本琵琶湖生態獎,及擔任國際科學理事會「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副主席長達7年之久,研究範圍遍及三大洋及南、北極。

陳鎮東自1984年受延攬回臺後,即開始關注全球變遷議題。在他參與領導的大型國際邊緣海研究計劃中,首度指出過去誤以爲長江是東海漁場營養鹽的主要來源,實則黑潮深水涌升到東海大陸棚,帶來生物生長所需的磷,用科學研究數據證實並導正。相關研究,爲臺灣在全球變遷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陳鎮東1999年指出,日本海深水可能於兩百年後耗盡氧氣,如今此跡象更爲明顯。2017年在國際頂尖全球變遷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中,更報導了由於全球暖化,日本海深水消耗氧氣所造成的酸化,更甚於因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溶入表水後所造成的酸化。此項警訊已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列入5年一度的報告中 (IPCC AR6)。

中山大學表示,這項排名的評比對象爲全球1萬5542位海洋學者,根據綜合指標評鑑終身成就,需有長時間的論文發表,而非單一論文篇數或引用次數多寡,被認爲是較客觀的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