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黃庭堅“罕見草稿”,字跡凌亂不堪,專家卻說:超越顏真卿!

“書法之祖”蔡邕曾說:“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宋曹《書法約言》亦言:“書之法,在乎一心,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手不主運而以腕運,腕雖主運而以心遠”。

真正高深的書法學者,臨摹名帖時,最核心的關注點,並非筆法和風姿,而是“透過表象分析本質”,領悟作者用筆的心意和情感,與之產生共鳴,進入“忘我境界”,下筆從容靈活,自然呈現古人境界。

我們就拿《祭侄文稿》舉例,初看此作,只覺外型醜陋,全卷一片狼藉,可是分析藝術境界,其字豪縱雄放,極具生命力,視覺效果直觀,將情感準確傳達給觀者,筆筆飽含血淚,看哭無數人。

其實除去《祭侄文稿》,古代精妙的“情意之作”還有許多,比如日本發現一幅黃庭“罕見草稿”,字跡凌亂不堪,專家卻讚歎“超越顏真卿”,此作就是《王史二氏墓誌銘》。

由《王長者墓誌銘稿》和《宋盧南詩老史翊正墓誌銘稿》合成,約寫於40~50歲,或55~60歲,採用小字行書,全卷共計700餘字,乃罕見的草稿真跡。

卷中出現60多處塗抹修改,不加修飾,達到“心手合一”之境,還原宋人用筆的真性情,黃庭堅多以逆鋒起筆,筆鋒先逆行,之後迴轉而寫。

相比順鋒直入,或者側鋒和尖峰入紙,逆鋒更具趣味性,解決直來直去的枯燥感,筆畫暢意峻峭,勢態飛動多姿,同時豐富線條的質感,墨色飽滿,勁力厚重凝練,更顯古樸醇和之美,藝術表現力和深度,頗爲強烈。

無愧於羅天池稱讚:“字小於錢,力大如虎,精微深遠,純以神行,直與顏平原《祭叔侄》《論坐》各草炳耀日星”,字跡看似精巧,意態靈活,呈現飛逸之美,實則筋骨剛健,力道凝厚,陰陽分佈和諧。

無論是技法,還是藝術氣韻,全都不輸《祭侄文稿》、《爭座位帖》,甚至大有超過它們的趨勢,1919年留學生林熊光,用一萬五千金購得,之後幾經輾轉,被阿部房次郎珍藏。

真跡現存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時常臨摹,可以根據墨跡,感受古人的用筆狀態和技巧,擺脫刻意造作、拘謹單調之病,書寫靈巧自然,呈現本真之美,提升自身的藝術境界。

而今,經多方努力,我們對黃庭堅《王史二氏墓誌銘》,進行超高清復刻,採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對比原作進行1:1還原。

卷中字體極爲清晰,墨色濃淡、筆法轉變等細節,全都一覽無餘,與原作毫無二致,見此品如見原作,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爲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