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團協 獲諾貝爾和平獎

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11日揭曉,由日本原爆受害者團體「日本被團協」獲得,該組織長年引領廢除核武運動。圖爲紀念日本原爆事件的長崎和平公園。(美聯社)

「日本被團協」代表委員箕牧智之2022年在日本廣島發表演說。(美聯社)

「日本被團協」標誌。(美聯社)

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11日揭曉,由日本原爆受害者團體「日本被團協」(Nihon Hidankyo)獲得,該組織長年引領旨在廢除核武的運動。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指出,日本被團協的努力幫助確立了「核武禁忌」,亦即視動用核武是道德層面不可接受的行爲。但委員會也示警說,如今這套禁忌規範正面臨壓力。

日本被團協成立於1956年,全稱爲「日本原水爆(原子彈氫彈爆炸)被害者團體協議會」,它由遍佈日本全國的46個廣島原爆、長崎原爆倖存者(被爆者)團體加盟而成,是日本唯一的被爆者全國組織。

諾獎委員會評價說,「日本被團協與核爆受害者代表非同尋常的努力,爲確立核武禁忌作出了巨大貢獻」。日本首相石破茂也稱,「授予長年致力於廢除核武的該團體,意義極其深遠。」和平獎頒獎儀式將於12月10日在奧斯陸舉行,獎金爲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臺幣3400萬元)。

日本被團協一貫引領反核武運動和傳承原爆經歷,致力於救濟苦於後遺症的原爆受害者,還派遣代表團參加與核有關的國際會議,可說是核威脅的「活證人」。此前在2017年,諾獎委員會將和平獎授予非政府組織(NGO)「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

諾獎委員會稱,希望藉授予日本被團協和平獎,傳達一項鼓舞人心的事實:近80年來,核武從未在戰爭派上用場。但在這幾年,隨着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以及北韓發展核武與飛彈,世界已進入核風險加劇時期。

委員會指出,令人憂心的是,「核武禁忌」(nuclear taboo)規範正面臨壓力。核武大國持續把武器庫現代化並升級,還有一些國家似乎準備獲取核武;當前的戰爭也已出現使用核武的威脅。在這個人類歷史的關鍵時刻,世人必須自我提醒,核武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武器。

這是1974年的日本前首相佐藤榮作之後,和平獎第二次授予日本的個人或團體。在佐藤首相任內,日本於1970年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而日本政府的「非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也是佐藤於1967年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