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日本會淪落至世界第幾?

參考消息網9月26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9月24日發表題爲《日本會淪落至世界第幾?》的一篇文章,作者爲該報評論員小竹洋之,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美國學者傅高義1979年出版的《日本第一》太過出名,他讚許憑藉驚人的戰後重建活動一躍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將其譽爲超級大國美國最該學習的榜樣。

奇蹟化爲悲劇

只可惜這樣的奇蹟早已以悲劇收場。泡沫經濟崩潰後的長期停滯使日本以美元計價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0年和2023年相繼被中國和德國超越。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日本將在2025年被印度超越,跌至世界第五。

高盛的推算顯示,日本的實際GDP將先後在2050年和2075年後退至全球第六和第十二。到2075年,日本的經濟規模將僅有前三強中國、印度、美國的七分之一。

日本自視爲全球屈指可數的經濟大國的日子還能持續到哪天?27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後接替岸田文雄擔任首相的人也不得不爲此繃緊神經。

衆所周知,GDP的數值和排名並不代表一切。所以,日本的國力和財富也不全憑GDP來衡量。但我們不能因此忽視嚴峻的現實,無論如何,缺乏增長力都造成了眼下經濟基礎的下沉。

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主管稻田義久認爲,IMF的計算基於以下前提:日元對美元匯率將在2029年之前保持在140比1的水平。但其他調查機構以2029年日元匯率升值到110比1的水平爲前提計算後發現,日本不再是全球第五,而是前進到第三、第四位。

準備繼續加息的日本與轉而進入降息通道的美國之間的利差將會逐步縮小,日元對美元匯率的確有可能向着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的方向迴歸。但這樣我們就能認爲日本將維持現有地位並因此如釋重負嗎?

稻田的真實意圖也就在於這一點。他說:“我們不能過分看重受匯率行情左右的GDP排名,問題的本質還是在於增長率低迷,日本應當專注於提高生產效率。”

復甦遙遙無期

日本政府在3日的經濟財政諮詢會議上總結了2021年上臺的岸田內閣在經濟領域的執政成果。令人備受鼓舞的是,物價和工資表現出上行的良性循環徵兆,名義GDP和就業者薪酬、企業經常利潤等方面也都創歷史新高。即便如此,眼下的潛在增長率不過0.6%,仍然在七國集團中墊底,與美國和加拿大的2%相去甚遠。雖說不太可能回到曾經的通縮局面,但距離真正的經濟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帝國數據庫公司邀請近2000家企業給岸田內閣的經濟政策表現打分,結果顯示,平均分僅有49分(百分制)。但日本的低速增長不僅源於缺乏實際效果的政策,經營者忽視改革也要負一部分責任。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中期預測顯示,標準情境下,日本的實際增長率將從2021-2025財年的平均1.4%降至2026-2030財年的0.6%,2031-2035財年進一步放緩至0.1%。如果官方和民間不能聯手推進人工智能的普及和脫碳目標的實現,在改革僱傭制度方面缺少投入,無法持續提升生產效率,那麼負增長也可能迫在眉睫。

9位宣佈參選自民黨總裁的候選人是否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即便經濟大環境發生變化,仍然固執地堅持異次元的量化寬鬆;即便反覆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仍不打算通過包括增稅在內的措施確保穩定的財政來源。如果是這樣的話,無論在打破壁壘方面表現得多麼意氣風發,也都缺少說服力。

下沉勢頭難阻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早川英男認爲,在經濟政策體制的全球潮流面前,日本也只能被動適應。他說:“我們或許需要回歸確保財政和貨幣政策平衡的常識性政策組合,介於重視政府幹預的凱恩斯學派與尊重市場調節功能的古典經濟學派之間。”

世界痛苦地感受到市場調節機能在新冠大流行和烏克蘭戰爭中表現出的侷限性,財政刺激助長的通脹也讓人切身感受到政府幹預的危害。而且,人們重新認識到了兼顧供需兩方面的經濟運營的重要性。

即便推行意識形態和民粹主義色彩濃厚的極端政策,也不太可能取得理想的結果。“最好的經濟學往往是非常保守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阿比吉特·班納吉等人的警告中包含值得我們傾聽的真相。

“不是去通縮而是防患通脹於未然。在爲配合修正量化寬鬆重建財政規律外,我們還需要在與人口減少共存的同時提升身心幸福指數的政策。”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理事、研究顧問小峰隆夫認爲,自民黨總裁選舉應成爲調整政策方向的好機會。

阻斷經濟地基下沉的勢頭並非易事。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過早放棄。希望日本新首相能夠通過恢復活力的改革拉動GDP增長,儘可能讓日本的排名不要跌得更低。(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