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是“果粉”?本人發聲

發佈於:廣東省

9月19日,在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簡稱ICPC)北京總部的官網上,發佈了一篇華爲創始人任正非的交流紀要。任正非在談話中,圍繞ICPC的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華爲的人才觀等方面展開了交流。

任正非表示,在即將進入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基礎就是大算力,今天的年輕人,明天有可能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袖。華爲支持競賽的目的是要爲年輕人搭建一個綻放生命火花的舞臺。他指出,團隊協作既是競賽制勝的基礎,也是維持生存的基礎,更是人類更加繁榮的需要。我們需要彼此緊密合作,大家互相聚在一起,相互激發和擠壓,就會有新的科學技術爆發出來。

任正非還談到了華爲的人才觀,他表示,世界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與人才的交流,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人才是國家繁榮的基礎。華爲願意與學術界共同培養信息領域的優秀人才,但絕不壟斷人才。這些人才在華爲鍛鍊、學習、成長之後,將來各自迴歸他們的祖國,也有利於各國信息產業的振興。

任正非表示,華爲除了支持或協辦全球軟件大賽,也要支持其他學科的競賽,例如信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神經網絡等,對這些學科的青少年逐步開始支持,激發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從而促進基礎科學的人才培養。

在現場的問答環節,任正非還回答了他對科學的理解,他表示,未知就叫科學,提到美國科學家範內瓦爾·布什寫作的《科學:無盡的前沿》,該書提出美國要研究看起來沒有用的、遙遠的東西,就是研究了很多“無用”的科學,美國在二戰以後基礎科學就蓬勃發展。到90年代以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個教授叫司托克斯寫了一本書《基礎科學與技術創新:巴斯德象限》,關於如何通過應用牽引科學的探索,把“無用”的科學聚集起來變成有用的。

任正非表示,當今時代,科學和技術的邊界越來越接近,科學轉化爲技術的時間越來越短,如果等到大學把理論完全研究明白,我們再去進行技術開發,就已經沒有先發優勢,沒有競爭力了。所以我們自己也開始重視基礎理論研究,每年大約投入30億~50億美元用於基礎理論研究。我們和大學一起並駕齊驅、互相嵌入式地共同研究這些看似無用的科學。

在現場選手提問美國對華爲的制裁時,任正非表示,美國製裁對華爲來說確實是壓力,但是壓力也是動力。“打壓之前,我們把基礎平臺建在美國。美國打壓以後,我們被迫把平臺切換到另一個平臺,這是艱難的。經過這四年的攻堅,20萬員工的拼搏奮鬥,我們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平臺了,將來和美國的平臺不一定在同一個基礎上運行,但互聯互通是一定的。”

此外,任正非在迴應外界好奇他是不是蘋果公司的粉絲時,他表示:“因爲我女兒在美國讀書,如果不用蘋果,她上課就很不方便。我們不要排外,我們也經常探究蘋果的產品爲什麼做得好,也能看到我們與蘋果之間的差距。有一個老師是很幸福的,可以有學習機會,有做比較的機會。如果從這些角度來說我是果粉呢,也不爲過。”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