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效800萬直追拼多多,新能源公司的數字化變革

古希臘阿基米德闡釋槓桿原理:「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懂財帝出品 ·作者|嘉逸

在劇烈波動的商業環境中,一家迅猛生長的分佈式光伏龍頭完成數字化改造,需要多久?

總部位於廣東佛山的振森電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森”)的答案是:三個月。

振森主營光伏電站投資、建設和智慧運維等,是國內分佈式光伏Top 3,是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龍頭。2021年至今,公司營收規模飆升十倍,達到十億級,員工從30多人增長到240多人,人效超過400萬元。

但振森高速飛馳的同時,粗放管理、“信息孤島”等內部問題卻也愈加凸顯。

而當前,工商業分佈式光伏賽道競爭激烈。有時一個項目的成本能否精準測算,能否高質量交付,都關係着企業的命運。

爲了保持領先地位,振森抓緊數字化“補課”。過去三個月,它基於釘釘低代碼平臺宜搭和Teambition,僅用30多萬元的成本,就搭建起了業財一體的業務流管理系統。

如今,所有項目進度都已實現數字化可視,項目資料和運營數據等都能以數字化的形式沉澱下來,每年節省的IT費用超過千萬元。

振森預測2024年公司營收翻倍,其人效有望超過800萬元,逼近千萬元,直追當紅互聯網公司拼多多。

振森的數字化管理變革,如同工作有了「槓桿」,撬動提升數倍效率。

01 | 項目經理有了「三頭六臂」

“每天都面臨着‘信息轟炸’,在微信羣、Excel表格、日報間疲於奔命。”一線項目經理的工作艱苦、內容繁雜、強度大,始終困擾着振森管理層。

2023年,振森狂攬超過100個分佈式光伏項目,平均下來每個項目經理至少要管理3-4個項目,單個項目週期往往長達6-8個月。

問題由此出現。光伏建設工程對流程管控的能力要求極高,但過去,振森都是靠傳統人力驅動。

由於每個項目都處於不同階段:有的項目的光伏組件剛剛進場,有的項目即將驗收,因此,項目經理每接手一個項目都會新建4-5個微信羣來保持與各方的溝通。

然而,每天幾十個羣的“信息轟炸”卻把他們的精力消耗殆盡。甲方、公司領導打電話要求彙報項目進度,設備廠商材料詢問是否可以進場,公司市場部在羣裡艾特,項目是否已經完成,是否可以回款?

光回覆電話、羣信息,項目經理就已極度疲憊,幾乎沒有時間去做精細化的現場管理。同時,他們還不得不深夜加班,花費數個小時在Excel表格上梳理項目問題和癥結點。

核心問題在於缺乏數字化工具。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項目浩大,如廣西歐諾神陶瓷的年發電量爲4115.46萬度,摺合煤耗量超過1.2萬噸。如此龐大的光伏建設項目,僅採購材料種類就多達一千多種。

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進度與客戶降成本的目標緊密相關。如果不能借助數字化工具實現精準的流程管控,振森副總經理沈一帆直言,“很可能把公司口碑做差。”

但轉型數字化並非易事。尤其是分佈式光伏行業中並沒有可供參考借鑑的案例,振森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一開始,沈一帆和IT同事和大多數人一樣,先找到Oracle、SAP等海外頂級軟件廠商。但很快,他們發現傳統的ERP系統與振森完全不匹配。因爲振森不做生產,實際是一家項目制公司。

另外,從零開始搭建信息系統不僅需要花費上千萬的資金成本,其改造時間更是長達數年。如此昂貴的資金和時間成本,是高速發展中的振森難以承受的。畢竟光伏行業瞬息萬變,商業機遇稍縱即逝。

沈一帆隨後將目光投向互聯網領域的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數字化平臺。經過反覆對比,他最終發現釘釘的靈活性、強開發性和成熟的技術生態最適合振森。

數字化攻堅戰就此打響。振森決定基於釘釘和Teambition先把所有項目流程搬到線上。不久前,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正式上線。

一線項目經理終於從“信息轟炸”中解脫了出來,項目的具體進度第一次變成了可隨時查閱的流動信息,所有人都能在線上直接查看。不僅如此,當項目出現進度異常或項目達到重大節點時,系統還會通過釘釘精準通知所有相關人員。

此外,該系統還是“智能辦公管家”。過去,項目經理習慣把甲方反饋的問題記錄在Excel表格上,但很容易遺忘,很多問題最終並未解決閉環,導致甲方的體驗和項目交付質量不佳。

而現在,他們每天只需花費一個小時,就能在釘釘上填寫好項目日報、反饋問題。釘釘則會通過各類待辦和通知功能,及時提醒項目經理處理、閉環。即使並不精通計算機的員工,也能很輕鬆地看懂和使用這樣的流程。

有了釘釘和Teambition,項目經理如同長出了「三頭六臂」,他們溝通效率更高,有更多的時間進入項目現場處理各項事務,生產力大幅提升。

沈一帆透露,今年打好數字化基礎,明年可能不會大規模招聘員工了。這意味着,如果振森明年的營收規模繼續翻倍,其員工人效或將超過800萬,甚至將高於部分互聯網企業,直追拼多多。

02 | 數字「大腦」驅動擴張

當前,分佈式光伏主要集中在農業和工商業。其中,工商業,尤其是製造業能夠實現電力就地消納,受到政策鼓勵。

近日,廣東省發文,鼓勵各地級以上市對工業企業自建的分佈式光伏予以支持。河南省亦鼓勵工商業光伏“全部自發自用”。

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即光伏企業單獨,或與金融機構共同出資,在製造工廠的屋頂上安裝光伏組件。

組網發電後,光伏企業再將電力賣給工廠,平均每度電能節約幾毛錢。

但對光伏企業而言,這卻是一項重資產,對資金鍊要求極高,平均回報週期短則6-8年,長則十餘年。因此,光伏企業必須精確計算項目成本和回報週期,而它們需要參考大量的歷史項目資料和數據。

但過去,振森的項目進度大多記錄在項目經理的Excel表格和微信羣的日報中,都未能以數據形式沉澱下來。

振森內部也沒有統一的數據存放和分析平臺,經營數據分散記錄在各個部門的不同系統裡,如財務數據存放在金蝶系統,客戶數據存放在紅圈CRM系統,採購數據存放在K3系統。

“部門數據壁壘”由此產生。這會導致採購部無法根據過往的歷史數據來判定項目用料情況,以及價格是否合理合規,而一個項目需要採購1000多種材料,其間很容易出現漏洞。

另一大痛點是是振森很難做項目覆盤和成本測算。例如某些項目曾出現工期延誤或虧損,但由於沒有詳細的項目進度資料,或Excel表格記錄的數據是完全凌亂的,最終無法做溯源分析。

沈一帆坦言,“未來的項目建設都是以歷史數據作爲基礎的。如果數據失真,成本測算就會出現問題,進而危及振森的資金鍊。”

事實上,振森此前也想了解決方案——靠人肉“打補丁”,IT部門5個人,每天從早到晚打電話手動彙總各部門信息。但結果是,員工加班疲憊不堪,統計效果遠遜於預期。

真正的轉變從引入釘釘開始。過去三個月,振森基於釘釘低代碼平臺搭建起了業務流管理系統,將每一個項目的進度和運營數據都納入系統中,併發揮釘釘的“連接器”功能,成功將金蝶財務系統集成上釘。

至此,振森重構數字化底座,構建數字「大腦」。在業務端,其積累的數百個分佈式光伏項目的寶貴建設經驗和運營數據得以沉澱,並與設計、採購、交易、金融、運維等各個部門聯通,相關人員可隨時調用。

在財務端,橫亙在內部的信息壁壘被徹底打通,業務數據、財務數據開始如潮水一般涌動、交融,精準測算項目成本、實時管控項目進度乃至優化項目施工時間,都成爲可能。

振森僅明年上半年的訂單規模已近10億元。明年全年,振森的計劃是營收規模再翻一倍,衝擊20億,並且交付質量要再上一個臺階。

03 |珠三角產業數字化大幕開啓

振森是一家典型的珠三角創業型企業,敢拼敢闖敢創。

它把握住了分佈式光伏的政策紅利,能沉下心來研發,並敢於組合多方資金資源,下重注在工商業屋頂光伏。

短短三年時間,其營收翻十倍。它重點經營的領域,從華南向華中、華北、華東擴張,並將在國內多個省份開設分公司,未來前景不可小覷。

在飛速擴張中,振森藉助新的管理工具,實現營收翻倍,管理更加清晰穩健,並能從容不迫。

作爲本地企業數智化服務商,廣州市聯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聯晉”)總經理林瑾見證了振森等一大批廣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效。

林瑾二十年前創立廣州聯晉,彼時與國外軟件公司打交道。但2020年後,雲計算日趨成熟,他發現海外軟件很難本土落地。與此同時,似乎每一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都到了瓶頸期。

珠三角的企業管理工具急速迭代,紛紛擁抱數字化管理工具釘釘等。廣州聯晉作爲第三方服務商,也看到了最新變化。

過去製造類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流程一般是由業務部門提出需求,IT部門尋找供應商進行調研,做定製化開發。整個項目的價格大多幾十萬起步,有的甚至高達幾百上千萬,項目週期也很長。

但現在,包括廣州聯晉在內的服務商都是直接對接業務部門做數字化轉型,“釘釘的優勢是小步快跑,時間、資金成本都很低,有試錯空間。另一個優勢是天然的在線屬性、雲端部署屬性。”

與製造企業在數字化浪潮中共同成長,廣州聯晉在釘釘生態中也實現了增長。2020年至今,其付費客戶已達近千家,包括大中小型製造類企業,以及專精特新“小巨人”。

而振森電能、廣州聯晉與釘釘的碰撞,只是珠三角這一“世界工廠”數字化轉型的縮影。

據悉,到2025年,廣東將推動超過5萬家規模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政策紅利已至,產業數字化革新的大幕纔剛剛拉開。

說明:數據源於公開披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