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六問|前瞻2022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根據新華社報道,會議釋放了一系列鮮明的信號,其中最核心的莫過於一個“穩”字:

“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雖然其中自始至終並沒有提及“商業保險”的概念,但一個“穩”字,已經足以說明2022年的一些大趨勢。

縱觀國內壽險行業,雖然總保費依然在正增長,但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頭部機構就已經陷入了新業務價值的負增長,這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按照一些券商的分析,保險業負債端今時不同往日,過去多年的高速發展,是供需共振的結果,是監管紅利、代理人紅利、居民收入增長紅利、人口紅利等共同推動壽險業NBV高增長。然而現在,供需強共振已經結束,供需錯配纔是行業現實。

縱觀深刻影響行業走勢的基本因素,居民收入增長基礎仍在,人口紅利、代理人紅利均已消退,最大的變量成爲了監管政策——過去數年,在“防風險”的主基調下,一系列新規相繼出臺,在規範行業發展、倒逼行業轉型的同時,也確實導致了行業保費增長承壓。2022年,“穩”字當頭下,監管政策又將如何影響行業發展?

當然,2022年,還有諸多疑問:

“開門紅”還紅的起來麼?

“個險”何時見底?

銀保能否重回第一大渠道之位?

重疾險是否就此一落千丈?

醫療險大發展會否導致健康險保費不增反降?

儲蓄型險種機會在哪裡?

最直接的,2022年新單保費會否持續負增長?新業務價值能否企穩回升?

近期,圍繞2021年總結與2022年展望,大量券商發佈研報,有樂觀有悲觀,哪一種才更符合你的預期?

01

爭辯“開門紅”:下降OR增長

從目前來看,人們對於“開門紅”的態度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

悲觀者認爲,2022年“開門紅”新單保費下降概率很大,在全年保費中的佔比也將進一步降低。而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經濟下行壓力仍存;疫情頻發,增加展業難度;開門紅啓動普遍晚於去年;監管部門不斷給“開門紅”降溫;互聯網人身險新規出爐不僅影響網銷,更大影響還在於銀保渠道……

但有券商卻對此提出不同意見,招商證券在研報中就表示,市場認知會有一定的慣性:由於2021年3月份以來各公司新單保費出現大幅低於預期,隨着時間推移遲遲未見到新單的改善,使得市場信心被不斷消磨(股價與持倉也因此受挫),市場自然會傾向於認爲在沒有看到明顯的強催化(或者會更加忽視行業的變化)之下,業績的轉好可能性較低。

招商證券認爲,開門紅以銷售儲蓄類險種爲主……該類險種的外部需求情況則決定了銷售的好壞。

在其看來,今年的年金險和終身壽險等儲蓄類的險種銷售環境將好於去年,有利於開門紅產品尤其是大額保單的銷售。主要原因概述如下:

一是面對經濟和社會的不確定性,居民將更加註重資產的安全性。而年金險的安全性使得該類資產在整個家庭資產配置中佔據了一席之地,與高收益類資產形成有效互補;

二是財富管理大遷徙背景下保險類金融資產亦有望分流資金。在過去,我國居民主要的資產配置在房地產以及銀行理財及存款之中,但隨着“房住不炒”的目標指導下……通過房地產進行增值的觀念將會得到徹底轉變,對於居民來說,資產荒的背景下年金險等保險產品或將分羹房地產投資資金的外溢。

三是各公司已逐步加大了對儲蓄類險種的經營力度。重疾險市場持續乏力,從而使得保險公司不斷認識到重疾險市場短期的瓶頸將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嘗試過各式各樣的產品升級、服務賦能,效果均甚微),而儲蓄類產品當前的市場環境在逐步變好,從今年各公司的新單結構中也可看出一二,因此各公司正在慢慢轉變注意力到儲蓄類險種上。

四是保險公司費用投放或有所增加,提升代理人收入,助力隊伍轉型發展等。

02

聚焦“個險渠道”:究竟何時見底?

過去多年,個人代理人渠道一直是最主要的保費貢獻渠道之一,尤其是2015年代理人資格考試渠道取消之後,“代理人紅利”直接助推壽險行業進入新一輪大發展,然而隨着“代理人紅利”逐漸消退,從2018年開始,頭部機構的新業務價值實際上就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且一直持續至今,成爲行業最大的“癥結”所在。

進入2021年,這一趨勢變得更加明顯,各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均出現大幅度下滑,與之伴隨的是新業務價值的大幅下滑。因此,2022年代理人渠道新單保費走勢、新業務價值走勢,最爲牽動人心。

縱觀各券商研報,悲觀情緒仍佔主導。興業證券研報通過對比日本、中國臺灣等地的個人代理人改革,指出,預估我國大陸代理人渠道調整週期可能較長。日本代理人渠道經歷長達12年的轉型調整週期,而中國臺灣代理人渠道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進行了兩次持續的營銷員改革計劃,代理人專業化才初步完成,人數也才逐步企穩回升。

也有樂觀者,中信建投研報認爲,渠道優勢領先的上市險企代理人渠道明年就將觸底回升。

其依據是覆盤國內代理人渠道發展歷程:上輪週期從2005年開始,2012年結束,2012年結束時代理人數量278萬約位於週期增速的後期、2008-2009年之間。

而本輪人力增速自2013年擡頭、2020年人力出現負增長;尤其在2015年政策放水後,人力增速提升到新的臺階、保持了3年的2位數增長,因此本輪人力“清虛”的過程(負增長程度)延續至2021年。據財聯社披露,行業人力已下滑至770萬人左右,大致位於過往2016-2017年之間。對比上一輪週期,大幅下滑的態勢預計基本結束。

其預計監管壓力將是行業人力向高質量發展的進一步助推,總人力下滑態勢將在明年見底。

此外,其預判上市險企持續向下“清虛”的空間不大,媒體披露的監管政策對行業的影響預計將在不同公司有所分化,渠道優勢領先的上市險企,人力增速將在明年呈現觸底回升的態勢。

03

集體看好“銀保渠道”:能否重回第一大渠道之位?

相較於個險渠道的態度分化,對於銀保渠道的態度則較爲統一,即持續看好。

個險萎靡不振,銀保渠道重回險企戰略視野,無論是大小公司均加碼銀保渠道,並逐步轉變了過往的發展理念,從原來的通過銀保渠道做大保費規模,轉而視之爲重要的價值貢獻渠道。

行業交流數據顯示,銀保期交佔比正快速上升,部分公司的銀保渠道價值率也上升明顯,其在全部保費收入中的貢獻度更顯著提升。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個險渠道的保費貢獻度進一步降低,二者的行業地位似乎又一次面臨轉換。一個疑問因此產生:2022年,銀保渠道會否重回行業第一大渠道之位?

業界普遍認爲,個險隊伍轉型仍在持續進行中,保險公司爲維持業務平穩,勢必會加大銀保渠道投入力度,這是2022年銀保渠道保持平穩增長最主要的動力。

中信建投在研報中也指出,在個險渠道改革及業績承壓下,銀保渠道的規模效應顯著。相比代理人渠道,銀保渠道具備天然的客戶資源,銀保渠道的銷售人員爲銀行自有員工,具備更加穩定的服務機制。其預計明年在“財富管理”及“低風險偏好”的市場趨勢下,上市險企在銀保渠道具有股權及深度合作的經驗及優勢,預計將加速與銀保渠道部分網點的深度合作,以提升銀保渠道的“服務溢價”,推動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在銀保端實現高速增長。

但業界人士也指出,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最顯著的就是所謂“互聯網人身險新規”,實際上,所謂互聯網渠道保費大量是通過銀保渠道獲得的,採用這種方式,實際上越過了銀保渠道“1對3”的監管約束。這意味着,互聯網人身險新規一旦落地,受影響最大實際就是銀保渠道,銀行中收將因此受到影響。

04

後重疾時代的健康險,總的重疾保額空間約爲128萬億?

2021年,壽險業產品端也跌宕起伏,一方面,利用重疾新定義落地,行業結結實實衝了一波“炒停售”,但數月之後,行業發現“重疾險賣不動了”,一方面是由於前期的炒停售,透支了客戶資源;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行業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過程,“從1到N”難度大增;更重要的是,90後逐漸成爲投保主力,其更理性的消費行爲,讓傳統的“人情保單”難以奏效;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原因是,百萬醫療險以及惠民保的大發展給了人們更多替代方案,保費高企的重疾險相較之下優勢愈發不明顯。

對此,中金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隨着重疾險新單保費高增長紅利期逐漸過去,行業將進入“後重疾時代”,這並非意味着重疾險需求的枯竭,但是未來重疾險需求的釋放速度與過往相比將大幅減緩,重疾險產品難以再成爲行業增長的單一驅動力。考慮到當前的重疾險覆蓋範圍以及過往銷售的重疾險產品特徵,未來老客戶加保對於重疾險的保費貢獻將有所提升。

相比之下,醫療險潛在客羣更爲廣泛,預計2022年仍能維持兩位數以上增速——短期來看惠民保的推廣可能會對商業醫療險造成一定衝擊,長期來看惠民保能夠提高居民保障意識,並且引導行業優化賠付費用結構。

此外,健康險中的單一功能保障型產品(如長期護理等險種)當前覆蓋程度仍然較低,預計重疾銷售放緩背景下保險公司相較以往將加大投入開發其他健康險品類保險產品,單一功能保障型產品將迎來一定機遇。

興業證券在研報中也對未來的產品走勢做出了預測,認爲重疾險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面對產品同質化,重疾險定製化或是未來新的方向。

其指出,在對中國精算師協會披露的關於19種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療費用進行測算後,預估重疾治療的平均治療費用在29.9萬元左右;此外,根據202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可估算重疾治療期間收入損失約爲17.5萬元。因此,如需覆蓋重疾治療費用和治療期間的收入損失,人均重疾保額需達到47.4萬元。

目前我國重疾險消費主力人羣規模約2.7億,估算我國總的重疾保額空間約爲128萬億;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中,過去10年重疾險產品累計爲1億多客戶提供超22萬億元的風險保障保額,表明我國重疾險市場仍有較大可挖掘空間。

05

重任在肩的“儲蓄險”:主觀、客觀雙重利好下,如何把握機遇?

重疾險一直是壽險行業的主要價值貢獻者,重疾險銷售承壓,實際正是行業新業務價值負增長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在重疾險承壓的現狀下,各券商研報均預計儲蓄型產品迎來新機遇,從保險公司主觀角度出發,重疾險發展承壓,保險公司有利用儲蓄型產品衝刺業務規模的衝動;從客觀環境來看,儲蓄型產品有其特殊優勢,利率下行,這種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中信證券研報就指出,重疾險大單品、高利潤率驅動的邏輯已經不存在,健康管理和養老服務尚需時間,行業未來主要保費增長點是中長期理財業務以及其他養老相關的類儲蓄業務。

中信建投證券也明確指出,財富管理大時代,長期儲蓄險迎來發展契機。2021年以來,雖然消費態勢疲軟,但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在持續提升。隨着資產規模的積累,過往單一的資產配置手段遭遇政策改革的瓶頸期;在“房住不抄”“房地產去槓桿”的政策導向下,居民對房地產投資、銀行理財收益率的預期持續走低,市場迎來財富管理大時代。對於居民來說,同樣具備安全保本增收性質的儲蓄險迎來發展契機。今年以來,上市險企紛紛加碼儲蓄類產品及產品組合的推動與銷售,帶來新單保費、新業務價值增速的結構性回升。財富管理時代背景下,具備保障屬性的、長久期的儲蓄類保險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

此外,中金證券也指出,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險產品保證利率優勢將有所顯現,長期儲蓄型保險對於行業新業務保費和價值增長的重要性將顯著提升:資管新規要求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險產品保證利率的優勢將有所顯現,如部分公司2021年上半年通過增額終身壽、終身壽等產品實現階段性新業務高景氣,預計重疾銷售放緩背景下未來長期儲蓄型險種對於行業新業務保費和價值增長的重要性將顯著提升。

興業證券研報側重點有所不同,其認爲相較於其他理財產品,儲蓄型保險產品收益率優勢並不突出,不能有效抵禦通貨膨脹,對客戶的吸引力相對不足,豐富產品類型,滿足客戶不同層次的投資收益需求是未來產品策略的方向。

其指出,20世紀70-90年代,美國壽險市場先後推出個人變額壽險、萬能險、指數型萬能險、變額年金、指數型年金等一系列較爲複雜或帶有投資功能的壽險產品。其中,指數型萬能險則是在投資型萬能險的基礎上增加了收益區間,即保底收益+上限收益,既可享受投資收益,又可避免保單失效的風險,近年來在美國壽險市場中較受歡迎,市場佔比僅次於傳統的終身壽險。

06

2022新業務價值承壓成共識,上市險企仍將呈現兩位數負增長?

展望2022年壽險業新單保費以及新業務價值走勢,無論是業界,還是各券商,整體仍以悲觀爲主。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供需仍較爲疲軟,新單或延續負增長。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供給端代理人的下滑和需求端居民防禦型儲蓄需求,監管的高壓出清等因素交織,預計2022年新單難實現正增長,但考慮到代理人隊伍的出清有望提高整體的產能,預計新單的降幅將低於代理人的降幅,如2021年前三季度平安、國壽代理人的同比增速(-32.6%、-38%)遠低於價值的增速(-17.8%、-19.6%)。

廣發證券預計,從各個季度價值增速來看,因2021年1月份重疾險炒停導致的價值高基數,預計2022年開門紅階段不僅是新單的下降,還面臨價值率的下滑,但進入二季度後代理人的降幅收斂和價值率的下降,預計全年新業務價值的增速最低點將是在一季度,價值增速有望逐季收斂,但全年還將維持負增長。

具體到不同上市公司,其預計仍將普遍出現兩位數的負增長,國壽爲-10%,平安爲-24%、太保爲-30.5%、新華爲-22%。

開源證券研報較爲樂觀,其認爲2022年各上市險企NBV同比仍將承壓,無法修復至疫情前水平,但2022年,部分險企NBV將止跌回升,其預計各上市險企2021年與2022年的NBV同比分別爲:中國平安-15.8%、+2.0%;中國太保-17.0%、+4.0%。

國泰君安也在研報中對上市險企2022年的NBV進行了預測,指出仍將呈現NBV負增長,從下圖來看,下滑幅度相較2021年將顯著收窄。

(圖片來源:國泰君安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