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載《中國遠程教育》文章(一)

關注“在線學習”

獲取更多資訊!

融創教育:數智技術賦能新質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合

祝智庭 趙曉偉 沈書生

摘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關鍵是紮根中國本土經驗。改革開放以來,在教育主管部門主導下,我國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學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的實踐經驗。基於本土經驗構建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的理論框架和知識體系,需要釐清拔尖創新人才的基本概念和內涵,在中高考制度基礎上明確拔尖創新人才選拔的工具與方法,完善包括專門的課程、教師、科研、組織與制度在內的培養體系和支持系統,構建涵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過程的多階段、動態性、長週期的評價機制,確保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效率和培養質量。

刊載信息:祝智庭, 趙曉偉, & 沈書生. (2024). 融創教育:數智技術賦能新質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 中國遠程教育(5), 3-14.

轉載信息:《教育學》202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發起方式與政策空間:職業教育政策試點的分析框架

李陽 潘海生

摘要:職業教育政策試點是部分地區先行先試、積累職業教育改革經驗的重要方式。 在由中央政府指定發起的職業教育政策試點中,中央政府是主要的發起者和推動者,而在由地方政府自主發起的職業教育政策試點中,地方政府雖然擁有一定的政策空間,但其行動策略也深受中央政府的影響。 依據職業教育政策試點的發起方式和地方政府政策空間大小,可以將職業教育政策試點區分爲指令型試點、授權型試點、探索型試點、開放型試點四種理想模式。 通過對產教融合型城市試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試點四個職業教育政策試點案例的解讀,可闡釋四種職業教育政策試點模式的內涵及邏輯。

刊載信息:李陽, & 潘海生. (2024). 發起方式與政策空間:職業教育政策試點的分析框架. 中國遠程教育 (5), 25-34, 72.

轉載信息:《職業技術教育》2024年第7期全文轉載

替代還是賦能:人工智能教學對教師教學權的衝擊及其應對

宋凡 龔向和

摘要:人工智能只能賦能教師教學,不可能替代教師行使教學權。 從權利的生成邏輯來看,教師教學屬於公共性、專業性與法定性相統一的權利,替代型人工智能教學論者所倡導的完全替代型教學與部分替代型教學存在着權利主體公共性缺失、專業義務履行不能與法律責任承擔不能的法治困境,故而不應對教師教學權產生實質性衝擊。 但人工智能卻可能成爲衡量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因素,使得教師教學發生內部技術性替代,進而導致部分教師喪失教學權。 爲了保障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教學權利,應構建起教師智能教學權主體性的法律保障體系,加強對教師行使智能教學權條件與能力的保障力度,併爲教師保留一定的智能教學方式自主選擇空間。

刊載信息:宋凡, & 龔向和. (2024). 替代還是賦能:人工智能教學對教師教學權的衝擊及其應對. 中國遠程教育 (4), 15-27.

轉載信息:《教育學》2024年第8期全文轉載

“雙減”格局下家長教育焦慮紓解了嗎?——基於中國29省(區、市)的實證調查

祁佔勇 方潔 任姝怡

摘要:家長教育焦慮作爲一種社會現象普遍存在,其有效緩解是“雙減”政策行穩致遠的必然訴求。 本研究以中國29省(區、市)116個地級行政區1,347名中小學家長爲研究對象,採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在生態系統理論框架下,探討宏觀系統的政策因素、中觀系統的學校因素、微觀系統的家長及學生因素三方面對家長教育焦慮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與以往相比,“雙減”格局下家長羣體性焦慮得到緩解,內部具體焦慮程度有增有減,焦慮焦點未得到轉變。 家長羣體焦慮內部存在性別、職業、地區等方面差異。 “雙減”政策設計合理性認同是宏觀系統影響因素; 學校所處地區、學校老師是否主動聯繫家長是中觀系統影響因素; 家庭經濟條件、家長性別、教育期望、“雙減”後是否給子女聘請家教、是否讓子女參加校外學科類輔導、學生就學階段、學生年級排名是微觀系統影響因素。 基於此,家長教育焦慮的紓解需要從政府主導並綜合施策打好“組合拳”、學校引導並多管齊下打好“連環拳”、家庭嚮導並多點發力打好“連續拳”三個方面共同發力。

刊載信息:祁佔勇, 方潔, & 任姝怡. (2024). “雙減”格局下家長教育焦慮紓解了嗎?——基於中國29省(區、市)的實證調查. 中國遠程教育 (4), 28-46.

轉載信息:《中小學學校管理》2024年第7期全文轉載

精準教研的內涵特徵、價值取向與發展路徑

陳鋒娟 章光瓊 張思 劉清堂

摘要:數據驅動的精準教研已成爲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新型教研形態。 文章明確了精準教研的內涵和特徵,總結了精準教研在理論、技術、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新發展,基於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融通導向,從專業取向、社會取向和生命取向三重維度指出精準教研賦能教師專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服務師生羣體生命發展的價值取向,並從政策引領、教研生態構建、多模態數據驅動、人機協同機制、教師素養提升和區(校)示範引領六個方面指出了促進精準教研未來發展的路徑。

刊載信息:陳鋒娟, 章光瓊, 張思, & 劉清堂. (2024). 精準教研的內涵特徵、價值取向與發展路徑. 中國遠程教育 (3), 68-78.

轉載信息:《中小學教育》202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主體的突圍——伯明翰學派對批判教育學的貢獻

吳鬆偉 高德勝

摘要:批判教育學從再生產理論到抵制理論的演進,體現了教育學“結構—行動”這一基本問題的認識轉變,這一轉變得益於伯明翰學派的影響。 再生產理論打開了教育學的新視野,卻陷入結構決定論的泥淖。 伯明翰學派在“葛蘭西轉向”後所形成的亞文化研究揭示了抵制性文化對霸權的反抗,體現了人的主體性。 英國的文化研究於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進行了“理論旅行”,促使阿普爾、吉魯等人發展出新的抵制理論,並取得對再生產理論的優勢話語。 文化研究使得行動者的主體性在批判教育學中迴歸,實現了批判教育學從理論批判到實踐轉化的跨越。

刊載信息:吳鬆偉, & 高德勝. (2024). 主體的突圍——伯明翰學派對批判教育學的貢獻. 中國遠程教育 (3), 13-24.

轉載信息:《教育學》2024年第8期全文轉載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賦能鄉村教師研修模式研究——數字技術促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

常詠梅 危齊敏 李傑麗

摘要:

爲了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解決鄉村教師研修存在的現實問題,本文采納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視角,探索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對鄉村教師研修的支持作用,並基於活動理論提出了平臺支持的可持續專家引領研修模式、平臺支持的規模化同伴互助研修模式和平臺支持的常態化自主反思研修模式,或將成爲鄉村教師開展研修的新路徑。最後,本文剖析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能爲三種研修模式提供科學、專業、客觀評價的可行性。

刊載信息:常詠梅, 危齊敏, & 李傑麗. (2024).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賦能鄉村教師研修模式研究——數字技術促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國遠程教育 (3), 56-67.

轉載信息:《中小學教育》2024年第8期全文轉載

指向複雜性的“新經驗主義”:論教育研究的範式演進與創新

張婧婧 於玻

摘要:在數據驅動的互聯網時代,教育研究需要範式創新,以發現教育的複雜性規律,推動教育變革。教育領域的數據密集型研究代表了一種新的研究範式,可以將其稱爲“新經驗主義”。在本體論上,它認爲數據以一種分佈式“經驗”的形式存在。在認識論上,它認爲這些數據經驗受簡單規則約束,需要對數據間關係進行建模去發現人類尚未認識的基本規律。在方法論上,它以複雜系統建模爲主,旨在深入認識教育複雜系統中不同層次的元素和主體,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關係和演化機制。這種方法論還指導教育研究收集所需的過程性數據,並找到恰當的方式揭示集體複雜特徵是如何產生的。爲實現研究範式創新的目標,教育研究需要積極接納人本計算與模擬仿真等跨學科合作,從而在教育實踐中生成真實而豐富的研究數據,並能夠模擬和仿真教育系統在長時間尺度上的演化。新經驗主義範式下的教育數據密集型研究不能盲目崇尚科學主義、簡單套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範式,而應更加包容溯因、歸納和演繹的邏輯,以推動我們對複雜教育現象的認識,體現出教育研究範式創新的學術自信。

刊載信息:張婧婧, & 於玻. (2024). 指向複雜性的“新經驗主義”:論教育研究的範式演進與創新. 中國遠程教育 (2), 47-61.

轉載信息:《教育學》2024年第7期全文轉載

後發跨越式趕超:智能時代中國高職教育變革路向研究

唐玉溪 何偉光

摘要:高職教育的發展與技術驅動的產業升級具有密切的互動關係,智能技術革命爲高職教育後發者提供利用技術創新實現跨越式趕超的難得良機。 我國高職教育發展中所呈現的過程、需求和制度特徵反映了其處於後發追趕階段。 在此階段,我國高職教育面臨內源性後發劣勢、外源性後發劣勢和繼發性後發劣勢。 智能時代我國高職教育可以採用通過“智能+”、服務“智能+”和借勢“智能+”的發展邏輯破解多重後發劣勢以實現跨越式追趕。 具體而言,我國高職教育應通過嵌入外部創新網絡增加高職智能教育辦學資源,以統籌共建思維創新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範式,利用高職智慧教育平臺賦能人才培養模式突破。

刊載信息:唐玉溪, & 何偉光. (2023). 後發跨越式趕超:智能時代中國高職教育變革路向研究. 中國遠程教育 (12), 68-75.

轉載信息:《職業技術教育》2024年第5期全文轉載

學習賦能老年角色建構:場景與實踐路徑

高茜 劉美鳳

摘要:在社會老齡化背景下,角色建構是幫助老年羣體實現積極老齡化的有效途徑,但老年人在角色建構過程中存在諸多挑戰,學習能夠爲老年人角色建構提供支持保障。 本研究採用多案例分析法,依託10所老年教育機構開展的老年學習項目,對養老院、社區、老年大學中的老年學習者展開訪談。 研究發現,學習賦能老年人角色建構的三類場景,提供信息、平臺與關係支持,助力老年人在角色建構過程中應對已有角色規則變化,挑戰新舊角色更替,增進角色理解。

刊載信息:高茜, & 劉美鳳. (2023). 學習賦能老年角色建構:場景與實踐路徑. 中國遠程教育 (12), 76-85.

轉載信息:《成人教育學刊》2024年第5期全文轉載

期刊簡介

《中國遠程教育》創刊於1981年,是教育部主管、國家開放大學主辦的綜合性教育理論學術期刊,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 核心期刊、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 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本刊關注重大教育理論與政策,推動科技賦能教育,反映國際學術前沿,聚焦本土教育改革,注重學術研究規範,提倡教育原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