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液化尼龍可成廢棄紡織解方 薛富盛:零廢棄仍是挑戰

環境部長薛富盛表示,臺灣家戶垃圾回收率約57%、事業廢棄物回收率達87%,但要物盡其用達到零廢棄仍是挑戰。記者胡瑞玲/攝影

環境部每年公開徵求「資源回收創新研發補助計劃」,自2012年起至去年止,已補助199案,今年補助21案共4975萬元。環境部長薛富盛表示,臺灣家戶垃圾回收率約57%、事業廢棄物回收率達87%,相比其他國家算「前段班」,但要把廢棄物「物盡其用」達到零廢棄仍是挑戰。

薛富盛今出席112年「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他致詞時表示,環境部每年都會舉辦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以往編列5000萬元鼓勵產學各界提出資源循環的創意及發想,今年國發會再增加5000萬給環境部推動資源後環創新研發,因此明年起每年會有1億元經費。

薛富盛說,環境部自2012年起至迄今已補助199案,其中今年度補助21案共4975萬元;今年成果發表會獲得亮眼成果,包含推動以租代售、源頭減量、綠色設計等概念;他指出,科技研發是臺灣強項,而人才是珍貴資產,在未來臺灣環境永續發展、資源循環上扮演重要角色。

薛富盛指出,過去環境部希望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量,績效雖不錯,但坦言垃圾量仍不斷增加;參與COP28時也與其他國家討論其議題,目前臺灣家戶垃圾回收率約57%、事業廢棄物回收率達87%,「算是前段班學生」,但要如何將家戶或是事業廢棄物物盡其用,達到零廢棄的目標,未來還須面對許多挑戰。

研究廢棄尼龍織物再生技術的北科大團隊表示,透過純水熱液化法,調控溫度及壓力可將廢棄尼龍織物分解爲單體原料,並再製成新尼龍材料,新生的彈性尼龍材料不僅可穩定進行熔融紡絲,其纖維更具高韌性及高強度。

北科大團隊指出,快時尚造成廢棄紡織品問題,過去回收混紡的衣物都由人工分離,但水熱液化法僅作用尼龍上,可輕易分離,盼未來有機會可擴大應用。目前還原原料再利用率約8成,但工業提升其設備可望達百分之百再利用率。

環境部表示,今年度21個創新研究補助案還包含「再生纖維循環衣,減碳可達15%」。紡織業爲相當耗能的產業之一,預估2030年耗用的資源及所產生的廢棄物均將大量增加。根據統計,我國目前消費後紡織品年回收量約達7至8萬公噸,其中約半數以二手衣外銷或再販售,約13%以抹布或填充料等形式降級使用、16%再製爲燃料棒供產業鍋爐需求或再生能源發電,另約18%因無法回收再用只能進入焚化爐。

北科大團隊表示,透過純水熱液化法,調控溫度及壓力可將廢棄尼龍織物分解,並再製成新尼龍材料。記者胡瑞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