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百姓“近”享優質醫療資源——咸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行觀察

“真是太好了,以後複診不用再往武漢跑了!”近日,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過渡院區)門診,市民聶婆婆帶着孫女前來看病。聶婆婆的孫女患有腦神經疾病,以前常要去武漢找同濟醫院的專家診治,如今隨着“同濟醫院咸寧醫院”正式運行,祖孫倆無需再頻繁奔波。

咸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全稱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咸寧醫院”,簡稱“同濟醫院咸寧醫院”。2023年7月,咸寧與宜昌、襄陽同時獲批湖北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全國第五批)。從今年4月開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孵化期暫時依託咸寧市中心醫院運行近半年時間,社會反響良好。

家門口的國家級“醫”靠

“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國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的重大民生舉措。”同濟醫院咸寧醫院院長王海灝介紹,在咸寧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上省會城市武漢集中的優質醫療資源,可以形成覆蓋全省並輻射周邊的高水平醫療資源佈局。

據瞭解,該項目由同濟醫院與咸寧市政府合作共建,同濟醫院爲輸出醫院,市中心醫院爲依託醫院。項目定位爲以心內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危重症等六大專科爲重點,以心腦血管疾病救治和創傷救治體系爲特色的“強專科,小綜合”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抽樣調查數據顯示,過去因咸寧及周邊地區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給區域患者帶來諸多不利。2022年,在咸寧市、黃石市、荊州市、鄂州市、黃岡市等地區,因心腦血管疾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其死亡率在居民疾病死因構成比中超過45%。

在咸寧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可以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國家級的“醫”靠,減少跨省跨區域就醫,解決人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重大疾病不用四處奔波

“同濟醫院2011年託管市中心醫院至今,本來就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具有同濟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市中心醫院院長雙重身份的郭東生介紹,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孵化期間,市中心醫院抽調了專人蔘與項目建設,在同濟醫院的管理下進行“六大專科”及創傷急救爲重點的學科培育孵化。

4月8日,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醫師王海灝、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洪傑、急診重症科副主任醫師王俊帥,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首批常駐專家身份正式入駐咸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展門診服務、住院手術、病例討論、新技術平移、教學查房及人才培養等醫療及教學工作。

“如果不是咸寧本地能做這個手術,我們可能就放棄治療了……”患有嚴重腦腫瘤的周先生說到同濟的專家時感激不已。他之前輾轉於武漢多家醫院,要麼建議轉院治療,要麼被告知費用巨大,直到聽說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已經運營,並且有同濟專家入駐,才抱着試試看的態度“返鹹治療”。

記者瞭解到,這個手術的難度極高,屬於神經外科最高級別的手術。在同濟專家的帶領下和市中心醫院團隊的密切配合下,手術整整花了9個小時,成功取出了小孩拳頭般大小的腫瘤,讓年紀輕輕的周先生告別了視力下降、體力不支的痛苦。

據統計,同濟醫院已派出17名專家,長駐市中心醫院心內科、血管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危重症等6個重點專科和相關支撐學科,累計指導開展高精尖手術100餘臺次。

區域醫療高地呼之欲出

大師講壇、神經腫瘤專場、神經內鏡專場、護理專場、顯微外科培訓……8月30日至31日,市中心醫院協辦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系列學術活動,吸引省內外神經外科教授專家匯聚咸寧,就神經外科疑難問題、新技術發展應用開展學術交流,現場分享治療病例、探討手術技術。

“我們在網上看到咸寧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疾病規範化管理‘五大中心’建設都通過了國家級認證,現在又有同濟專家力量的加持,讓人很放心。”來自黃石的楊女士丈夫患有心血管疾病,前不久他們慕名而來,已經聽取專家的建議正在積極治療。

一批批同濟醫院專家陸續常態化入駐市中心醫院,一場場學術交流活動火熱進行,一個個科研項目順利開展,一項項頂尖醫療技術應用到臨牀……一幅以同濟咸寧醫院爲龍頭,“立足鄂東南地區、輻射湘贛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藍圖已初步呈現。

如今,首批入駐專家王海灝已被市政府聘任爲同濟醫院咸寧醫院院長,肩負起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帶頭人的重任。同濟醫院咸寧醫院院區建設工作正在梓山湖如火如荼開展,預計今年年底實現主體封頂,明年年底可以正式投入運營。

“咸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不是單純地建成一家新的醫院,而是要建成有醫療、科研特色,有輻射能力的醫療高地。”王海灝表示,將以同濟醫院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管理經驗爲支撐,有針對性地補短扶強,實現品牌、資源、平臺、人才、技術“五大平移”,力求實現同質化一體化發展。

(記者 王莉敏  通訊員 汪姣慧  沈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