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最大單姓聚落清明祭祖 江家古厝齊聚7代同堂250人

江家古厝5日清明祭祖齊聚子孫250人在祖墳前行三跪九叩禮。(程炳璋攝)

江家阿太公江棋壽曾指示祖墳不得遷移。(程炳璋攝)

江家子孫趁清明返鄉祭祖,到宗祠祭拜祖先牌位。(程炳璋攝)

楠西區江家古厝是全臺最大單姓聚落,祖厝宗祠被列爲臺南市定歷史建築與傳統聚落,傳承25世,自阿太公江棋壽來臺已302年開枝散葉,子孫們每年清明返鄉齊聚祭祖,5日250人在祖墳行三跪九叩,由江家祭祀公業逐一發紅包與紅龜粿。

江棋壽是江家第12世子孫,清朝時隨着「鴨母王」朱一貴到臺灣執行「反清復明」,失敗後在楠西區落地生根。他過世後遺言不得遷墓,祖厝背靠鹿陶山,子孫開枝散葉。

江家前從江棋壽起傳承3代大致以養鴨爲生,成爲地方大宗族,傳至70多年前,逢男丁稀少,開始招贅,如今有的子孫雖不姓江,也屬同宗,納入族譜,每逢清明隨着返鄉祭祖。

今年清明祭祖返鄉子孫約250人,子孫7代同堂爲19世至25世。19世最大輩分爲67歲的江勝良,25世爲剛出生的1歲男嬰。5日子孫們在林棋壽祖墳齊聚三跪九叩,完成祭祖儀式,發放紅龜粿與紅包。

第20世子孫江武珀家住桃園,在臺北上班,每年清明祭祖都返鄉擔任司儀,捐出祖厝部分所有地供江家祭祀公會使用。

江家古厝宗祠三合院旁,共有13條護龍,每條護龍即爲一房子孫居住,除了有宗祠牌位,家廟祭祀東方大帝,子孫成立江家祭祀公業,每年舉辦會員大會,今年5月14日將開會修改章程。

臺南市政府將認爲江家古厝具有特殊歷史定位,將其宗祠列爲市定歷史建築與傳統聚落。文化部編經費修繕,提供遊客入內參觀。

江家古厝前方一座蓮花池塘,子孫認爲屬風水池,關乎江家後代興旺,近日已申請重建,讓水池終年滿水,聚氣聚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