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唯一「安平孤棚祭」 白布魂路接引「老大公」、水中孤魂
臺南市安平港仔尾靈濟殿的孤棚祭已被登錄爲無形文化資產。本報資料照片
今天是農曆7月初一,早年家家戶戶都會掛俗稱路燈的「普度公燈」,爲好兄弟提供光明路,但環境變遷,已罕有民衆掛路燈,不過,臺南安平少數住家仍可見到這一習俗,最特別的是,已被登錄爲臺南無形文化資產的孤棚祭,農曆7月初九將在港仔尾靈濟殿登場,廟方並舉辦綁篙餞DIY活動,讓大家更認識安平。
安平區孤棚祭是安平區特有農曆七月普渡儀式,已傳承百餘年,2016年登錄爲南市無形文化資產。今年孤棚祭訂於8月12日舉辦,此活動和他縣市搶孤不一樣,孤棚祭以5根7至8公尺高的圓柱搭起棚面並擺放案桌,四邊圓柱各懸掛一隻大豬公,再由案桌前降下白布,延伸至運河水中,以此作爲魂路接引「老大公」與水中孤魂來接受普渡。
棚上的「篙串」會綁上各種雜糧祭品,高掛篙串爲的是讓遠方孤魂也能看得見,前來接受普渡。特殊的孤棚外觀及祭典方式,成爲全國唯一的靜態祭祀活動。
靈濟殿管理委員會主委何志章表示,「孤棚祭」起源於咸豐年間,安平舊運河渡船碼頭工頭陳柱因利益衝突,發生人命受到牽連,恐被官府處死,港仔尾居民爲解救陳柱向靈濟殿衆神與老大公祈願,若能平安無事,必每年酬神謝恩,此後陳柱無罪釋放,爲感念神恩,每年農曆7月9日搭孤棚祭祀「老大公」及普度,也展現居民們的凝聚力。
安平區區長蕭泰華表示, 爲讓民衆認識孤棚祭的意義,舉辦綁篙餞DIY體驗活動,全程免費,過程中由在地文史導覽老師講述安平在地故事、孤棚祭由來與歷史軼聞,讓大家更加認識安平,揭開安平歷史的神秘面紗。
活動報名即日起至8月9日下午5時止,名額50人,活動全程約2小時,採線上報名,活動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PW68cRmxdTTNsk1b9。若線上報名未滿50人則於當日開放現場候補。
☛此爲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
農曆七月掛路燈的習俗已罕見,臺南安平仍可見到這一習俗。記者鄭惠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