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第一本寶寶臉譜書 兒科醫師讓診間充滿笑聲
陳宥達帶領團隊,今年推出全臺第一本醫師出版的臉譜書《寶寶的臉》,有望成爲診間評估幼兒發展的工具。(圖/陳德信)
閱讀除了是良好興趣,放到兒科診間,竟也有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透過觀察幼兒與書的互動,成爲醫師和小孩之間有溫度的另類處方。
診療室內,3歲的小諾(化名)開心地到處跑跳,見到鏡頭大方比ya,一刻也停不下來。一旁廖媽媽不好意思地說,怕女兒沒辦法靜下來看書。只見陳宥達醫師拿出有各種幼兒表情的臉譜書,「這是什麼?眼睛在哪裡呀?」小諾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屁股挪到了墊子上。
「在這裡!」小諾大笑,用小手指著書、再比着自己的眼睛,最後連原本擔心的廖媽媽、陳宥達都加入了比手畫腳。一本小小的童書,彷彿在診療室內施了魔法,打開大人和小孩的心房。
好奇一本臉譜書,怎能引起小朋友這麼大的興趣?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住院醫師、臺灣展臂閱讀協會理事長陳宥達說,幼兒成長中在建立自我的概念,對於人臉特別好奇,互動過程中更快拉近醫師、家長與孩子間的距離。
這樣類型的書籍,在美國發展蓬勃,但臺灣仍十分缺乏。陳宥達帶領團隊,今年推出全臺第一本醫師出版的臉譜書《寶寶的臉》,有望成爲診間評估幼兒發展的工具。
幼兒出生到18個月之間,對人臉、表情最好奇,臺灣展臂閱讀協會募款製作全臺第一本在地臉譜書《寶寶的臉》,發送給有興趣的醫療院所使用。(圖片來源/陳德信)
唸書給孩子聽助發展 美國兒科醫師率先推動
事實上,利用童書,觀察幼兒發展,同時促進親子關係,在美國兒科診間已行之多年。
1989年由兒科醫師、兒童教育專家成立非營利組織Reach Out and Read(簡稱ROR),在波士頓市立醫院(現爲波士頓醫學中心)推動「閱讀爲醫囑,童書爲處方」。
童書搖身一變,成爲醫師評估兒童發展的聽診器;候診室內書本的點綴吸引幼兒注意,不再哭喪着臉看醫生,朗讀的歡笑聲取代了哭鬧。
ROR創辦人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兒科教授祖克曼(Barry Zuckerman)就深感童書在診間的魅力。2019年初他受邀來臺演講,生動刻畫30年前第一次在診間拿出童書時,媽媽跟孩子的表情。
美國兒科權威祖克曼多年來指導住院醫師如何用童書協助幼兒發展評估。(圖片來源/陳宥達提供)
「那是個9個月的寶寶,被媽媽抱進診間,我拿出了一本書,媽媽靜靜把它打開,寶寶也盯著書看,突然間,寶寶笑了,媽媽也笑了。」
祖克曼感動地說,這樣的畫面或許很正常,但在小兒科診間,他很少看到笑容,孩子看到要打針就想逃跑,父母一樣感覺不自在。而一本書,翻轉了既往的醫病關係,成爲孩子喜歡、醫生又能運用評估的法寶。
他和同事持續推廣,至今全美已有5000個合作據點,每年服務450萬名兒童,這讓美國兒科醫學會在2014年將「主動建議家長儘早念故事書給寶寶聽」納入兒童醫療照護政策。
美國兒科住院醫師則將親子共讀列爲重點訓練項目,每位兒科專科醫師執業時,都瞭解如何使用童書作爲評估工具,並協助家長學習在家唸書給孩子聽。
透過書本互動 增加認知、社交與健康素養
祖克曼指出,兒童腦部每一秒就會產生100萬個新的神經連結,透過外界刺激能讓連結留下,連結愈多,腦部發展愈好,而這個過程在3歲之前會完成80%。
和孩子看書的對話互動,能夠活化大腦左下額葉(Broca Area),父母跟孩子一來一往,次數愈多,愈有助於未來語言的表達和發展。
在3C產品充斥的年代,孩子很小就被限制親子互動和溝通機會。數據顯示,接受親子共讀的兒童,語言發展加速3~6個月,更直接減少孩子暴露在3C產品下。
童書也能讓弱勢家庭的父母、孩子養成共讀習慣。研究發現,這能大大幫助孩子認知及語言發展,進入學校後,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同時閱讀過程中的親密感,可以穩定人格與社交發展。
幼時的閱讀習慣,亦有助於成年後健康。祖克曼從社會醫學的角度分析,預防疾病發生,愈早開始愈好,尤其是出生頭幾年。
研究發現,缺乏健康的閱讀素養,對疾病知識、慢性病控制較差。透過閱讀,從小建立好的認知能力,可提高成年的健康閱讀素養,做出適當的健康決定。
觀察孩子「玩書」 評估不同發展狀態
另一方面,小兒科看診有一定難度,因爲寶寶還不懂得表達,只能透過醫師精準觀察,瞭解孩子的發展狀況,看孩子「玩書」是很好的管道。今年31歲的陳宥達就曾實地飛往美國和祖克曼學習。
他在醫院實習結束後,先到高雄那瑪夏部落協助早療兒童,試着念故事給小孩聽時,孩子卻跑光光,讓他挫折又滿腹疑問,因此踏上旅程。
在那裡,他第一線與住院醫師一起訓練,瞭解到書如何化爲醫師的評估工具,原來每一個動作、引導都是學問。
陳宥達舉例:2個月寶寶眼神對到喜歡的圖片5、6秒就算成功;6個月的寶寶一拿到書,用手掌拍打、放到嘴裡咬,都代表喜歡書籍,是很好訓練肌肉的機會。
接着,透過揉塑膠書發出的聲音,看小孩有沒有轉頭,可以知道聽力與脖子肌肉的發展是否正常。
1歲後,可以問問題來跟孩子互動,如問書本里的「狗狗在哪裡?」孩子能用一根手指頭指出來。進階到1歲半到2歲時,字彙量開始增加,問「這個是什麼?」讓孩子回答。若說不出來,大人可以講一次讓孩子覆誦。
2到3歲時多用說話來協助日常生活。3歲後,問「發生什麼事?」讓孩子練習說故事,此時手的抓握力好,也可鼓勵塗鴉。
祖克曼提醒,親子共讀不用太拘泥方式,關鍵是和孩子開心互動。(圖片來源/陳德信)
若不清楚幼兒發展過程,有些家長會誤以爲,孩子拿到書沒有坐直直地盯着看,或是咬書是破壞而非喜歡,需要專業人員協助建立觀念。
他也提醒,孩子9個月大,對自己的名字沒反應,15個月大對揮手說掰掰不會迴應;或是到3歲,仍無法說出簡單的句子,代表語言發展未跟上預期,需要介入理解原因。
「同一本書,給不同年齡的孩子看,應該有不一樣的反應,」陳宥達說,醫生正是橋樑,童書有如聽診器,醫師能觀察幼兒行爲,家長也能從中學習。
推動童書評估發展 朗讀歡笑取代診間哭鬧
近年來,親子共讀在臺灣兒科診間逐漸茁壯。臺灣兒科醫學會跟上美國腳步,2016年聲明稿鼓勵「儘早開始念故事給寶寶聽」;國健署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定,已將親子共讀列入加分項目。
陳宥達說,如何將童書與現有評估工具結合,在有限門診時間下,把推廣親子共讀融入醫療照護中,還需要持續嘗試。但美國多年經驗發現,童書可以活絡看診時,醫師與親子之間的互動,增進家庭與醫師間的緊密連結與就醫滿意度。
他認爲,現階段不急着從政策角度推動各兒科診所採用,臺灣展臂閱讀協會藉由舉辦醫療培訓,給予有意願推廣的醫療人員支持,催生共讀文化。過去一年已培訓上千名醫護人員,超過30所醫療據點執行,「打從心底認同理念,才能看見成效。」
這也跟祖克曼推動時不斷強調的,方法都有,但建立一個溫暖的醫療文化更爲重要。期盼未來在醫院診間,有書的地方就有笑聲,讓兒童閱讀,成爲有溫度的預防醫學。
看到書就咬、拍打 醫師:這是孩子愛書的表現!不同年齡親子共讀這樣做
想開始親子共讀,可以怎麼做?祖克曼提醒,不用太拘泥於方法,而是多跟孩子互動,也是「對話式共讀」的精神。
陳宥達現場拿出一本繪本示範,「我不太會去看書上的文字,都是在跟孩子講話,」一起討論故事中的圖片,眼神交流中讓孩子發揮,「沒有對錯,就是看孩子的程度跟特質。」
有些被認定早療遲緩的孩子,其實是因爲後天刺激不足所導致,只要多互動,就能夠明顯改善。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部主任曾頌惠說,孩子腦部的發育無法用電視、ipad來取代,臨牀發現需要早療的孩子,家中共讀習慣也較少,透過示範給家長看,學習引導孩子一起看書互動,「愛聽故事是每個人的天性!」
6個月~1歲。(以上圖片來源/陳德信攝影、盧亞屏製圖)
1歲~1歲半。(以上圖片來源/陳德信攝影、盧亞屏製圖)
1歲半~2歲。(以上圖片來源/陳德信攝影、盧亞屏製圖)
2~3歲。(以上圖片來源/陳德信攝影、盧亞屏製圖)
3歲以上。(以上圖片來源/陳德信攝影、盧亞屏製圖)
資料來源:臺灣展臂閱讀協會理事長陳宥達
更多臺灣推廣資訊,請參考:
臺灣展臂閱讀協會
小樹苗親子共讀
兒科醫療最美麗的風景:孩子、童書、和共讀
花蓮縣新象社區交流協會
信誼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