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遷挑戰 民團籲推動「綠領」職業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於立法院召開「綠領人才要培力,生態專業來助力」記者會,邀請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周聖心執行長、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智民教授以及民進黨立法委員洪申翰出席發言。(洪申翰辦公室提供/楊亞璇臺北傳真)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今(28)日針對生態綠領工作及生態專業人員認證,召開記者會提出4點訴求,包括淨零目標納入生物多樣性零淨損、生態專業需求激增,政府應與生態公會共同推動生態相關產業正向發展等。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於立法院召開「綠領人才要培力,生態專業來助力」記者會,邀請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周聖心執行長、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智民教授以及民進黨立法委員洪申翰出席發言。

周聖心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挑戰,推動「綠領」職業成爲社會新興力量刻不容緩。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定義,綠領工作(green jobs)涵蓋「減少能源與物質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廢棄物產量與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保護生態系統」四大領域。

其中「保護生態系統」與環境、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在推動淨零排放的進程中,不僅需要減碳,還需大量投入生態保育專業,以照護廣大棲地、提升生物多樣性,促成生物棲地品質的提升。

周聖心指出,隨着賴政府上任百日,各項綠色新政的推行,更應將生態系統服務融入公共就業策略,以常態性的綠色基礎設施取代傳統的灰色基礎設施,這不僅能促進經濟與就業,也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綠領職場,將「綠色工作」作爲首選。

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黃於玻理事長指出,隨着生態專業需求激增,大量人力投入生態調查評估研擬對策,但品質良莠不齊,甚至有從業人員在既有規則下鑽漏洞,違反職業倫理,罔顧生態環境。

因此,生態公會一方面提供專業培訓,減少因生態從業人員專業不足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另一方面透過同業自律及互相監督,杜絕專業漂綠現象,防止從業人員淪爲破壞生態的打手。同時,公會也期待能與政府機關合作推動生態相關產業的發展,建立生態專業人員認證機制,並加強生態綠領人才培訓計劃。

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智民教授表示,現今許多涉及生態的社會議題都極爲複雜,其釐清和解決都需要以科學的方式找出以知識爲基礎的解方,這過程極需要專業人才的培育和投入 。且生態變動的尺度往往較長,決策的影響可能要很長的時間纔會顯現,故生態環境爲百年大計,需要謹慎看待,讓專業的人來 。

爲了讓更多人瞭解生態專業發展與現況,東海大學與生態公會、千里步道協會共同主辦「2024生態普拉斯eco+:生態專業來幫忙研討會」。研討會將展示生態綠領、企業ESG需求、生態專業技術、生態檢核等方面的優質案例與技術分享。歡迎各界報名參與,共同進行交流與對話。

洪申翰提到,過去臺灣有許多重大工程建設,會面臨社會、經濟及環境的需求競合,多數會等到衝突發生時才急忙尋找解決方案。

洪申翰表示,民間有許多具備生態及環境規劃專業的工作者,有能力在重大建設的前端規劃設計階段,就提出避免爭議的解決方案。這幾年生態公會成立後促成許多制度設計的改善,例如:協助工程會加強生態檢核,讓政府的「中長程計劃」在前端審查階段就需執行生態檢核。

此外,洪申翰目前也正在跟生態公會共同推動臺灣棲地圖資建置、生態專業人員認證及綠領人才培育。透過官方與民間的交流合作,可以讓國家建設兼顧各方需求,而不再是零和的選項,找到共存共融的解決方案。

與會者提出四點訴求,第一,淨零目標納入生物多樣性零淨損。第二,生態專業需求激增,政府應與生態公會共同推動生態相關產業正向發展。第三,邀請各界參與2024年9月6日(五)舉辦之「2024生態普拉斯eco+:生態專業來幫忙研討會」瞭解產業發展與現況。第四,政府與公會合作儘速建立棲地分類架構、生態專業人員認證,強化生態綠領人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