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仍動盪 陸拚「三有」推動經濟回升、好轉

面對全球環境動盪,大陸國家發改委表示,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今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和整體好轉。(新華社)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天(1月18日)舉行在1月新聞發佈會。有媒體提問:2022年經濟增速是近年來僅次於2020年的最低值。近期,OECD、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或組織頻頻示警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國內疫情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請問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專家表示,調整疫情防控策略會釋放「J曲線效應」,今年第二季中國經濟將企穩回升,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今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和整體好轉。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國際環境風高浪急,烏克蘭危機爆發並持續發酵,新冠疫情反覆延宕,多重超預期因素疊加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衝擊影響。

袁達表示,按照中共黨中央、大陸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有力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總體回穩向好,全年增長3%。回顧抗疫這三年,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2.2%,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增長8.4%,佔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8.6%;2020-2022年三年年均增長4.5%,明顯高於世界2%左右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中國經濟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袁達表示,今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外部環境動盪不安,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影響加深,國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但更要看到,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

一是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中國經濟體量已超過120兆元(人民幣,下同),擁有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路,糧食、能源等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增強,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更爲堅實。

二是市場潛力加快釋放。中國擁有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隨着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成效顯現,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將逐步恢復,勢必拉動經濟增長。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持續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髮展壯大,補短板投資力度持續加大,有效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

三是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建設,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效應逐步顯現,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吸引和利用外資力度加大,社會預期逐步改善,發展信心穩步增強,市場活力將進一步激發。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重要動力源引擎作用日益凸顯。

四是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各有關方面加快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上去年下半年以來出臺實施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設備更新改造、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效應將在今年繼續顯現,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發力,各類政策協同配合,將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袁達表示,總的來看,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今年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