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末年哀歌

(圖/本報系資料照)

本週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機臺到廠典禮上,語帶玄機地說:「全球化幾乎死了,自由貿易幾乎死了。很多人仍希望他們捲土重來,但我覺得不會。」

該典禮衆星雲集,不但美國總統拜登搭乘空軍一號從華府飛來,還有商務部長雷蒙多及多位科技界大老出席。拜登喜悅地高喊:「美國製造業回來了!」然而張忠謀這句「全球化幾乎死了」,像是爲衆人興奮的情緒澆上冷水,爲該廠的前景打上預防針,也爲全球化末年預先寫下輓詞。

張忠謀曾說過,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臺灣高5成,欠缺市場競爭力。即使美國每年補貼1000億美元以上,也無法建立完全的供應鏈。然而,地緣政治壓過市場邏輯,美國今年通過《降低通膨法案》與《晶片與科學法案》,用來補貼特定產業的「美國製造」。但明眼人都知道,補貼是一時的,市場卻是恆久的。除非聯邦政府持續補貼,將這些企業「準國有化」,否則企業的獲利壓力一定會傳導到消費端,形成對美國通膨的再次打擊。

前蘇聯解體後,30餘年的全球化帶給美國企業豐厚利潤,全球消費者得以享用相對低廉的商品。美國企業得以專注設計、品牌、通路等利潤較高的環節,將辛苦爆肝又高污染的製造程序移到海外。跨國企業利用彼此的比較優勢,成功創造了效率極高的生產供應鏈。如今,這樣精緻的全球化資訊系統就要告終了。

全球近70%的晶片需求在中國大陸,過去因爲自產率低,晶片進口總金額成了大陸遠高於石油進口的商品。但從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發動對華關稅戰、科技戰以來,大陸開始意識到商業晶片的「武器化」風險。

雖然2020年疫情帶動大量科技產品需求,導致晶片需求愈小不易,但在疫情進入尾聲的時刻,今年中國的晶片進口已大減,前3季進口晶片數量較上年同期減少約12%,造成晶片價格大幅下滑。高通、英偉達等科技企業的業績都受影響。

由於三大因素,中國晶片進口的大幅下滑可能只是開始。第一,中低端晶片的國產替代逐漸成熟;第二,美國對高端晶片輸華的出口限制;第三,晶片產業技術換代加快,新興的光子晶片領域有緩慢取代部分矽基晶片市場份額的機會。於是,大陸11月出口金額年減8.7%,而進口金額更是年減高達10.6%!對與大陸貿易依存度高達4成的臺灣來說,進出口不免因此要吹冷風。11月出口金額跌幅13.1%,創下7年最大跌幅。雖然臺灣出口對陸港、美歐、東協全走弱,但其中大陸因素就佔了6成6!

當然,臺海兩岸對外貿易規模萎縮,與全球通膨壓力、貨幣緊縮的升息環境、終端需求放緩、庫存調整等都有關。但地緣政治壓倒一切,美國反全球化的系列措施,使得大陸最大宗進口商品─晶片的需求快速下滑,無疑是重中之重。也難怪張忠謀要語重心長地說出不中聽的掃興話。

全球化末年,自由貿易幾乎要死了,企業營利前景還能看好嗎?消費者還能享受市場上物美價廉的產品嗎?(作者爲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