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中國59式坦克, 腦袋“圓變方”前後的戰鬥力變化多大!
提到中國陸軍的標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著名的59梗,沒錯,圓腦袋的59作爲中國裝備數量最多,時間最長的坦克,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爲中國陸軍的象徵,也是幾代軍迷的共同記憶,那麼,中國陸軍到底有多少59,有多少59改,傳說中的59終極魔改是什麼樣的,爲何59經久不衰呢?
其實, 59本身的改進型號不算太多,而且在設計定型後長達20年的時間裡都沒有進行過改進,一直到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參戰的59坦克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比如火控系統落後,夜戰能力弱等等,然後59就進行了第一輪改進,加裝激光測距儀,在左前方增加一臺80瓦的紅外大燈,有針對性地提高了火控系統性能,改進後的坦克型號被定爲59-1(59-I)型。
到了80年代,在接觸到了西方先進的105毫米坦克炮,新一代車載電臺,火炮雙穩裝置和滅火抑爆系統後,我國坦克工業對59展開了新一輪改進,最大的變化,是換裝了79式105毫米線膛炮,相比老59的100毫米坦克炮,膛壓更高,可以使用更加先進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理論上能在2000米距離外擊穿蘇制T-72A的首上裝甲,同時換裝了火炮雙穩裝置,動對靜,靜對動射擊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還增加了車載滅火抑爆系統等,經過這一輪改進後的59,被稱爲59-2(59-II)。
當然,無論是59-1還是59-2,都是小改進。其實,有關部門一直在推進,要對59實施一輪大改。1984年,新一輪改進開始了,車體和裝甲沒怎麼變,但是在其它方面都有大動作,比如將主炮更換爲帶隔熱護套的81A型105毫米炮,降低了受外部影響的形變,提高了射擊精度,安裝了帶雙向穩定器的自動裝表簡易火控系統。這個自動裝表火控,就是不需要炮長用眼睛盯着分劃板,而是可以與激光測距儀聯動,自動解算射擊仰角,並進行光點注入,炮長只需要用光點對準目標即可射擊,提高了火控系統的反應速度,此外車長、炮長、駕駛員全部配備了微光夜視儀,提高了夜戰能力,坦克車體使用了國產第一代複合裝甲,提高了防禦能力,還有新型坦克電臺等,這一輪改進後的59被稱爲59-IIA型。
在部隊看來,59-IIA也僅僅是起到了一定的過渡作用,於是很快又被進一步改進的59C取代了。59C最大的改進是加掛裝反應裝甲,提高了針對破甲彈的防禦力,但59C也並不是終點,59的終極版,是在1994年定型的59D,相比之前的所有59,59D換裝了長身管的83A式105毫米線膛炮,在2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480毫米厚的裝甲,這個穿甲能力已經趕上了蘇聯解體時,用於外貿的3BM42穿甲彈,可以說是很高的水平了。在火控系統上,採用光點注入式火控系統和雙向穩定器,裝有簡易熱像儀,進一步提高了夜戰能力,而最大的改進,是在炮塔上加裝了第一代反應裝甲,同時車體內增設了滅火抑爆裝置,炮塔掛裝反應裝甲可以極大地提高坦克防禦破甲彈的能力,而滅火抑爆裝置可以在10毫秒內撲滅火焰,極大地提高了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但是由於動力系統沒有更換,坦克的機動性有所下降,但是無論如何,這就是傳說中的終極59了。
其實到了這裡,59的改進就結束了,其後中國陸軍再也沒有裝備過性能比59D更加先進的坦克。因爲到了90年代後,中國陸軍已經開始裝備96系列主戰坦克,性能要比59系列更好,而59D除了性能更加成熟,可以快速形成戰鬥力,也沒有別的優勢了。至此,59D的改進就徹底結束,中國陸軍進入了第三代坦克時代。
不過,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北方工業還展出過一些魔改版59,裝備了一些非洲國家,比如乍得陸軍。相比最早的59,這款59魔改,換了新的動力包,車體尾部明顯要高出一大截,全車披掛新一代重型爆炸反應裝甲,尤其是炮塔前方加裝的楔形爆反裝甲,外形簡直和96A有的一拼,坦克左側加裝了一座體積巨大的火控系統探頭,應當是換用了先進的上反穩像式火控,坦克炮也從原來的105毫米線膛炮,換成了威力強大的125毫米滑膛炮,可以使用所有國產先進的穿甲彈,破甲彈,榴彈或者炮射反坦克導彈,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深達到了600毫米以上,可以打穿T-72B3或者豹2A4這種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
儘管這種59被魔改得十分唬人,長得跟96A一樣,性能似乎也差不多,但還是有問題的,一方面在車體沒變的前提下改進動力艙,想來功率提升不會明顯,同時又塞了這麼多設備進去,可想而知機動性也會差成什麼樣,而這門威力強大的125毫米炮,也不是一點代價也沒有的,以這個車的體積,自動裝彈機就別想了,只能手動裝填,體積巨大的125毫米分裝彈藥,對裝填手的力量,耐力都是考驗,會極大地影響射速,而且備彈肯定也不多,老59的彈藥基數是40發,魔改59能攜帶30來發就算是超常發揮了。所以,所謂的魔改59別看表面上光鮮亮麗,但是由於平臺太老,其中付出了多少性能代價和設計上的妥協沒人知道。所以,中國陸軍不會裝備這種坦克,也就是一些窮國陸軍,囊中羞澀,實在沒錢買第三代坦克,纔會買這種,花小錢辦大事。
從上面的事實我們可以發現,其實59真正的改進型號數量並不多,那既然如此,爲何給人的印象是中國陸軍全員59呢?這就要提到中國的坦克發展歷史了,1969年中蘇珍寶島戰役後,蘇軍T-62坦克的強悍能力讓我們大吃一驚,軍工系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坦克大會戰,研發新一代坦克也隨之提上了日程,這就是中國第一代自研坦克的69式,而實際上69只是把59的100毫米線膛炮改爲100毫米滑膛炮,發動機從520馬力升級爲580馬力,其它改進不多,後來在69基礎上,我國又推出了79式坦克,其實也一樣是59的血統,連坦克外形都和59差不多,一直到80式,中國坦克才擺脫了59典型的五對負重輪的形象,變成了6對負重輪,到了85-I坦克,炮塔變成了焊接式,從圓腦袋變成方腦袋,59坦克的外形痕跡才終於從中國陸軍中徹底消失,由於59,69,79的外形確實有點傻傻分不清,所以大家纔會有中國陸軍全員59的印象,其實不然。
隨着時間的推移,目前中國陸軍中已經沒有多少59了,僅存的一些59坦克部隊,排除大家看錯了、可能是88A和88B的部隊,基本上只是起到一個保持編制的作用,可能在未來幾年就會被99A坦克或者輪式突擊炮取代,59坦克作爲中國坦克發展史上的一個傳奇符號,也終將迎來落幕的時刻。而且從現在的趨勢來看,這個時刻可能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