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閻建國:建議儘快出臺《數字經濟法》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閻建國:建議儘快出臺《數字經濟法》)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數字經濟不斷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以上,今年工作重點內容是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法律委員會主任閻建國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經濟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爲建設更公平的營商環境帶來了挑戰。他建議,國家應該儘快出臺《數字經濟法》,探索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立法研究,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支持力度,完善政府、平臺、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公衆多元參與、有效協同的數字經濟治理新格局。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法律委員會主任閻建國。受訪者供圖

制定《數字經濟法》,建立數據產權制度

閻建國介紹,近年來,浙江省、廣東省、北京等地先後出臺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他認爲,這些地區在數字經濟立法方面作出一些探索和嘗試,爲國家層面法律的出臺提供了實踐經驗,但這些條例適用範圍並非全國統一,僅限在各自轄區內,內容也多以“促進”“支持”“鼓勵”爲主。

爲此,閻建國建議全國人大盡快推動制定《數字經濟法》,並提高立法質量,在法律中要強化政府部門的規制和調控責任,“作爲將來數字領域的基本法,這部法律應該能夠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加強數字經濟的司法保護,助力於營造一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營商環境。”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據和信息成爲重要的新型生產要素,數字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難度也較以往有所加劇。閻建國建議,國家層面還應該探索數據知識產權保護立法研究,推動完善數據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建立數據產權保護規則,對數據進行科學確權和有效保護,從而維護公平有效的市場。

閻建國認爲,現行法律制度對於數據爲核心的產權保護不充分,數據產權制度尚未建立,使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一般性條款成爲數據保護的主要路徑選擇,現有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也難以滿足數據產權保護需求,“爲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數字經濟數據產權的研究,建立數據產權保護制度,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利用財政支持數字產業,突破“卡脖子”技術

作爲全國數字經濟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北京市於2022年11月25日出臺了《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並於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指出,政府應當支持數字產業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培育高端芯片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閻建國認爲,政府應該落實支持企業發展數字產業的具體措施,聚焦突破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等“卡脖子”和前沿核心技術,改善投融資環境,加大對芯片產業投資力度;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促進企業合規管理,強化政企聯動,確保企業的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準則,從而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確保企業合法合規發展。“目前中國芯片產業發展迅速,產業鏈相對完整,但總體上仍然處於中低端。國家財政應該加大對高新技術芯片類產業的投資力度,保障國家數字經濟產業健康發展。”

除了建議財政給予支持外,閻建國認爲,政府應該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促進企業合規管理,確保企業的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準則,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建議政府探索建立爲企業提供數字合規服務的專業平臺,開展企業合規培訓,幫助企業提升數字合規風險防範能力和及時解決有關數字合規事務,營造法治化、數字合規化的營商環境。”閻建國說。

治理數字經濟,需要社會多方共建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明確2023年經濟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中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包含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數字經濟、產業數字化再次被提及,數字化浪潮趨勢明確。

記者發現,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對未來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發展方向進行了詳盡的梳理。該文件指出,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閻建國認爲,數字經濟相較於傳統經濟形態,具有多領域、跨行業、跨地區的特徵,一個數字平臺可以集聚供給方、需求方、投資方、服務第三方等,因此,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也涉及方方面面。他建議,國家應該建立多元協同共治的治理結構體系,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推動數字經濟治理,暢通多元主體訴求表達和權益保障渠道,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公衆利益和社會穩定,“數字經濟法律知識應該全民普及,引導社會公衆參與建設數字經濟治理新格局,促進企業良性競爭,同時也能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和執政效率提高。”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