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服大會透露智慧農業新動向 機器人幹農活 農田裡種數據

來源:湖北日報

水稻育秧用上“打印”技術,非播種季節可做秧盤;控釋肥料與緩釋肥料一字之差,肥效延長一倍;測土機器人使用清潔能源,每天能夠測量近3000畝農田……

9月27日至28日,第四屆全國農業綜合服務商大會暨第十屆全國農資科技博覽會在宜昌召開。全國的農服智能裝備、農業植保機械、設施農業等廠商雲集,800餘人來“取經”“淘寶”。

山西農業大戶“種草”鄂產割草機器人

插秧機、割草機、拖拉機……9月27日,各種農機在會展廣場上歡快奔跑、精準轉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無人駕駛。

“既能在呼倫貝爾草原奔跑,也能在十堰山區割草。”來自山西的農業大戶李愛國,在十堰國科鴻鵠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區流連許久,工作人員指着一臺像放大版掃地機的割草機器人介紹。

“今年4月,我看到過一個短視頻,當時就覺得這種機器很適合我們。”李愛國是浮山縣愛國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當地負責打理2萬多畝田,除草一直是他的心病。光伏發電基地的雜草茂盛,光伏面板如果被雜草遮擋極易產生熱斑,不僅會“偷走”發電量,更會縮短光伏組件的壽命。在連翹種植園,平均樹高1.5米,靠人力鑽進去除草太困難。請不到足夠的除草工,大型除草機器又進不去,讓他發愁。這次在展會現場,意外發現小巧的割草機器人,他眼前一亮。

“人工每天能除草4畝,除草機一天就能割草二三十畝。”“燒柴油的,揚塵太多進入會損害發動機;電動的,一年只用2個月,閒置太久影響電池壽命。”對心儀已久的割草機器人,李愛國如數家珍。

“我們生產的是第三代農機,主要特點是採用清潔能源、無人化和智能化作業。”據瞭解,十堰國科鴻鵠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落地鄖陽區,從廠房建設到試生產,僅用不到半年時間。目前,智能農機柔性生產線上,已生產各類農機整機近100臺。該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建設智能農機生產製造總部基地,打造國內首個第三代農機生產製造基地,年產3000臺智慧農機。

湖北農服找農業大數據公司“約課”

由太陽能供電,一套小型的數字農業綜合監測站什麼模樣?

一根碗口粗的白色立柱,頂端十字形支架上安置了高清監控攝像頭和各種監測儀,蒐集溫度、溼度、風力、大氣壓、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莊稼長勢等信息。3個煙盒大小的黑色傳感器,插入泥土,測量土壤中的溼度、pH值、有機物和氮磷鉀含量。這些土壤與環境及長勢監測數據,實時顯示在液晶大屏上,同時彙總到數據平臺。

“我們湖南的梯田多,山上山下土質都不同,採樣的差異大;在湖北的平原地區,這一套2萬多元,可以管100畝。”湖南湘數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

旋耕機翻地的深度、插秧機走位是否夠直、拖拉機倒車遇坡報警、烘乾機的溫度時長……現場還展示了一系列的農機北斗監測終端,一個手提箱就能裝下的配件,能適用所有農業機械,覆蓋耕、種、管、收、烘各環節。它們採集的農機位置、行駛軌跡、作業質量、作業面積等數據,被傳輸到農業監管平臺。

衆多的數據隨着田裡的莊稼一起生長。最終,在社會化服務的可視化監測與智慧決策系統,一屏覽全局。

“真情培育大數據,竭力挖掘大數據,盡情享用大數據。”湘數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發的一套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吸引衆多參會者諮詢。

“我們農服就需要這樣的系統,能邀請公司的技術專家來講一次課嗎?”湖北省供銷社經濟發展處的負責人聽完介紹,對這套軟件非常感興趣。據瞭解,2024年中央財政接續支持湖北供銷系統開展農服試點工作,試點任務234萬畝,居全國第一。

“沒問題,我親自來講,只用45分鐘!”湘數公司董事長許小平熱情地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