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單公示!安徽入選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印發通知,公佈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遊領域改革創新典型案例。黑龍江深化旅遊服務綜合改革、江西景德鎮完善擴大文化和旅遊消費長效機制、寧夏鹽池縣構建全民共促長城綜合保護工作格局等20個案例爲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遊領域改革創新二十佳案例,北京實現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一件事”集成辦理、福建泉州建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市區聯動機制、四川創新文化和旅遊與金融深度融合機制等38個案例爲優秀案例。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總結文化和旅遊領域改革的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推進文化和旅遊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文化和旅遊部啓動本次遴選工作,經省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最終確定文化和旅遊領域改革創新典型案例。相關案例聚焦文化和旅遊領域發展的重大需求和重要問題,着力解決行業發展的突出矛盾,體現了文化和旅遊領域在謀劃推進綜合性改革、完善宏觀管理體制機制、深化文化企事業單位改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文旅融合及文化和旅遊與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等方面開展改革探索和制度創新的新成果,對推動行業發展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下一步,文化和旅遊系統各單位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交流學習,聚焦難點堵點問題,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改革新成效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面對旅遊消費井噴,安徽省民宿發展仍缺規模、缺特色、缺精品、缺品牌等“四缺”難題,省文化和旅遊廳深入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旅遊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大力推動“民宿+產業”發展,通過創新發展模式、產品業態、管理服務,推動“以家爲宿、以宿爲家、場景體驗”的1.0、2.0、3.0版,升級到“微度假目的地”的4.0版,打造出獨具徽風皖韻的民宿品牌,實現“門票經濟”“牀板經濟”向“民宿經濟”的轉變。2023年全省民宿總量突破8000家,同比增長38.3%,國家級民宿總數居全國第一方陣,接待遊客2078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近300億元,帶動就業30餘萬人。

創新發展模式,推動資源變資產。規劃先行。全面梳理鄉村自然生態、田園景觀、遺產建築、人文活動、民俗文化等資源資產,出臺促進全省旅遊民宿發展指導意見,編制全省民宿發展規劃、安徽省民宿三年行動計劃等,建立民宿工作專班,組織召開全省民宿發展大會,爲民宿產業發展把好脈、開好方。分類培育。指導各地積極探索農戶自主經營、集體共建、租賃經營、資本運作等不同發展模式,形成景區依託型、文化鄉居型、城郊遊憩型、康養旅居度假型等業態;對標國家旅遊民宿等級評定標準,制訂“皖美民宿”等級評定標準,提出環境風貌、設施設備、衛生服務、經營管理等基礎條件標準,設立“金牌民宿”“銀牌民宿”兩個等級,評定“金牌民宿”177家,防止“一哄而上”“千宿一樣”。投資賦能。堅持引進增量和盤活存量、單個項目引進與集羣發展相結合,創新利益聯結,大力招引攜程、農道、大樂之野、花間堂、田園東方、鄉伴文旅、詩莉莉等頭部民宿企業,通過“公司+農戶”“公司+村集體+農戶”等模式,投資開發運營民宿,帶動落地民宿露營類項目92個。

創新產品業態,推動鄉村變景區。建設一批風景廊道。聚焦村落、田園、道路、建築、植物、設施、夜景以及整體風貌等八大重點,對村莊“金邊銀角地”、房前屋後閒置地等進行改造,片區化聯動式推進民宿所在村的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彩化,打造“席地而坐”的人居環境。2023年實施傳統村落建築風貌改造項目1100多個,文物保護項目近200個,累計打造“一米景觀”、美麗庭院、兒童樂園等微空間2萬餘個。配套一批基礎設施。整合道路交通、水電網絡、遊道步道、旅遊標識、旅遊廁所等基礎配套,建設既“可行、可望”,又“可遊、可住”的便利通道,完善垃圾、污水等排放設施,提高民宿的通達性、便捷度和舒適感。2023年,建成通鄉到村達景“彩化+黑色化”旅遊公路4000餘公里、旅遊停車場1800餘個。打造一批體驗場景。重點圍繞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傳統村落、城市旅遊目的地等,佈局建設黟縣、休寧、青陽、廬江等一批民宿集羣,帶動遊樂娛樂、度假養老等多種產業聯動發展,黃山市獲評“全國民宿產業發展示範區;策劃推出“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賞雪”四季主題活動,針對遊客偏好,開發一批親子、研學、康養、心靈棲息、萌寵等多類型民宿產品,推動書畫創作、非遺技藝、戲曲演藝等,在民宿進行項目展示、互動體驗,更多“頭回客”變成“回頭客。2023年,全省重點監測的100家重點民宿單位共接待67.8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8%、42.9%。

創新管理服務,推動農房變客房。破除辦證難。編印皖美民宿運營指南,從民宿開辦條件、規劃設計、手續辦理、經營管理等方面,出臺一攬子“明白紙”,聯合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點狀供地政策受理、證照辦理聯審聯批,讓鄉村民宿擁有合法“身份證”;區分皖北、皖中、皖西地區和山邊、水畔、村莊等,選樹閒置客房變鄉愁客棧、普通農舍變高端民宿等典型案例,讓新建改擴建民宿“有案可循”。破除流轉難。以提供農房價值評估收儲交易、民宿建設融資、供應鏈集成、民宿託管經營等爲路徑,支持黃山市搭建民宿交易平臺,有序推進古民居產權規範流轉及認租、認領、認購工作,爲推動古民居變新民宿創造了條件,兩年孵化民宿100餘家。破除營銷難。針對農房變客房關鍵在營銷問題,把民宿納入全省旅遊宣傳營銷體系,推動2000餘家民宿納入省內外大型企業、事業單位年會基地、職工療休養基地、自駕遊協會推薦“好住處”,聯動市縣每年舉辦各類推介活動1000餘場次;圍繞“訂得了、找得到、用得好”,推動各類民宿入住OTA平臺,實現在線搜房、VR看房、定位導航、自助入住、一鍵開鎖、語音控制等多樣化智慧服務,組織製作民宿短視頻超萬條,累計播放量2.4億次,安徽民宿市場影響力、品牌吸引力不斷提升。破除用人難。整合政府、行業、企業和高校四方資源,建立黃山民宿產業學院、紫蓬山民宿管家職業培訓學校等專業院校,通過招生招工一體、產教融合、聯合培養等,打造民宿人才培養輸出平臺;建立鄉村旅遊和民宿發展智庫,常態化組織院校專家、設計師和優秀民宿運營者下鄉,舉辦全省民宿服務技能大賽、民宿行業人才創新發展沙龍,選樹省級民宿發展帶頭人28人,多層次引才育才用才。

來源 | 文旅之聲

編輯 | 程娜 責編 | 曾佳佳 審覈 | 馬蓉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