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物價總水平低位回穩

1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環比上漲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3%。2023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這一漲幅,在《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之內,也與主要經濟體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2023年12月份,受寒潮天氣及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C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保持穩定。

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爲上漲0.1%。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9%轉爲上漲0.9%;非食品價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食品中,雨雪寒潮天氣影響鮮活農產品生產儲運,加之節前消費需求增加,鮮菜、鮮果及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6.9%、1.7%和0.9%。非食品中,受國際油價持續下行影響,國內汽油價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擴大1.9個百分點。元旦假期出行、娛樂和家庭服務需求增加,相關服務價格略有上漲。

從同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張學武表示,物價相對較低是高基數、週期性、輸入性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主要體現在食品和能源上。食品價格下行是物價低位運行的主要原因,其中,生豬和豬肉價格2022年下半年處於週期高位,而2023年處於週期下行階段,豬肉價格低位運行,2023年12月同比下降約26%,拉動CPI下降約0.4個百分點,並帶動其他畜禽類價格有所回落。能源方面,國際油價高位回落,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同比下降2%左右,拉動CPI下降約0.1個百分點。從全年看,構成CPI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中,除了交通通信類價格下降,其他類價格一平六漲,表明居民消費需求持續恢復的態勢沒有變。

“2023年,全球高通脹退潮,但物價水平依然明顯偏高。與此同時,國內CPI同比走低,下半年多個月份出現同比負增長,成爲2023年國內外宏觀經濟最大的差異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這一方面源於疫情期間我國貨幣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另一方面也與疫情的“疤痕效應”、房地產低迷導致居民消費信心偏低、“豬週期”處於價格探底階段,以及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向國內傳導等因素有關。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爲,物價表現低迷既有供需失衡問題,也有輸入性影響。數據表明,國內宏觀政策仍需適度發力,在推動消費和需求迴歸趨勢水平的同時,繼續優化供給結構,推動供需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2023年12月份,受國際油價繼續下行、部分工業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PPI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

張學武表示,PPI總體回落主要是受高基數和輸入性影響。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2022年國際原油、化工、金屬等價格均上漲至歷史高位,擡高了同比基數。2023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較多,國際原油價格下降帶動國內油氣開採及石油化工行業價格明顯回落,合計拉動PPI下行0.7個百分點。

“CPI、PPI同比降幅雙雙收窄,CPI環比小幅上漲,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與購進價格指數環比均未進一步下降,說明價格總水平初步有了緩和跡象。除季節性因素、天氣原因和基數效應外,這也顯示出社會有效需求在企穩後逐步溫和復甦。”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爲,短期內物價水平仍將維持在低位,但在宏觀政策同向發力和提質、擴量、增效的背景下,從中期來看通脹中樞將在波動中逐步修復,迴歸至常態水平。

展望2024年,張學武認爲,隨着經濟動能持續恢復、各項政策接續推出、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國有條件、有能力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預計CPI將溫和回升,PPI將由負轉正。 (經濟日報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