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觀察|專精特新企業尋人記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廣州報道新一輪秋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企業也正爲尋找合適的員工而努力。

“主要是研發人員不好招。行業競爭激烈,我們周邊大企業又多,很多我們看好的技術人才都被撬走了。”10月下旬,頂着午間超過30℃的高溫和曬得人睜不開眼的太陽,李周前往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清遠校區)參加一場校園招聘活動,這天正好是週六。

作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佛山市順德區凱碩精密模具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凱碩精密)的科創中心總監,李周想在這場招聘會上找到能夠適應新業務需求、攻克技術難點的人才。“沒辦法,秋季整體用工缺口估摸着得有三四十人。”

但環顧四周,與他有同樣需求的“競爭者”不在少數。

在這場以專精特新企業爲主角的招聘會上,“高技能、強抗壓”成爲許多受訪企業對人才的共性需求。

“我們跑得太快了,目前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已經增長了20%左右,今年目標是實現營收同比增長45%。進來的人也需要適應企業的節奏,現在工廠即使是研發人員也需要加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山市智牛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智牛電子)人力資源部經理黃麗娟說。

對所需人才能力水平要求高,但僱主品牌競爭力仍相對較小,這讓不少科技型中小企業仍然受困於“招人難”問題。

“怎麼辦?短期內我們覺得技校、職校畢業生從業意願相對更高,也能更快上手。長遠來看我們正在不斷推進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逐步縮小用工規模。但是,積累有行業經驗、無法被機器替代的專業研發人才仍然是長期稀缺的。”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菲高科技)行政人事經理李迎芬說。

秋招旺季即將步入尾聲。但對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招聘負責人來說,這場競爭激烈的人才競賽還將隨着產業、人才結構轉型持續變化,遠未到終場時刻。

“我們剛剛新建了工廠,所以今年整體招聘規模也有比較大的增長,秋季初步計劃新增招聘60人左右。”在人來人往的校園招聘會現場,黃麗娟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隨着智牛電子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突破20%,企業用人規模也迎來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技術型儲備人才受到重點關注,“今年我們目標是推動整體營收實現45%的正增長,人才儲備非常關鍵。”

尋找人才,成爲很多專精特新企業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過去三年我們整體營收都保持了持續的正增長,今年招的主要也還是研發人員和高級技工。其中技術研發崗計劃招10人左右,年薪13萬元起步。”作爲主營空氣能熱水器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廣東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芬尼科技)人力經理伍香雲此次也從廣州南沙企業總部奔赴清遠招人。

“用人需求變化肯定是有的。隨着技術產品不斷更新迭代,要求一線員工更熟練掌握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操作技術。而對研發崗位而言,對新能源、能源動力學等學科領域的前沿技術發展都需要有更深入的理解,才能支持企業在行業內長期保持技術競爭優勢。”伍香雲說。

市場端捷報頻傳,但能適應專精特新企業高速迭代的業務與技術需求的人才卻並不好找。

“不光是高端研發人員,也包括一線技術人員。我們現在初步評估,僅自動化設備裝配、調試這個工種,用人缺口就有將近20人。再加上一些高端研發崗位,預計秋季整體用工缺口接近三四十人。”李周表示。

細數招人難的原因,李周直言,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同行大企業的“人才虹吸”效應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與頭部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薪資待遇相比,我們還是比較被動。”

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錯位,則是多家受訪企業談及的另一個共性問題。

“這幾年我們大大小小的招聘會參加了無數場,全國市場上(滿足崗位需求)的人才太少了。”爲了招人,伍香雲已經走遍國內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不乏985、211等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但他們培養出來的人才,可以說知識結構已經完全跟不上產業應用了,在我們看來都是已經被我們淘汰掉的知識點。而且,整體上看願意進入製造業的畢業生也相對減少了。”

此前,中智發佈《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藍皮書》也顯示,2024年新質生產力集聚行業(崗位)提供給應屆生的就業機會明顯增多,新能源汽車、生物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相關行業領域應屆生招聘人數佔到整體招聘計劃的45%~60%。但當前製造、建工等傳統行業的藍領崗位,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綠色環保、金融科技等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專業技術崗仍有不小的人才缺口。

面對招人難題,不少企業招聘負責人將目光投向“上手更快”的職校、技校畢業生。同時,推進自動化、智能化改造也被提到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更關鍵位置。

此次從珠海趕赴清遠招人,職校畢業生是李迎芬看重的儲備人才資源之一。“在我們企業裡,職校畢業生普遍進入狀態比較快,可能也和他們在日常學習訓練中打下的技能基礎有關。”

伍香雲也透露,一上午自己已經面試了好幾個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好幾個學生面試下來感覺都非常不錯,狀態挺好的,也非常務實,我們也有意向能夠達成協議。”

爲了提高芬尼科技對一線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伍香雲表示,公司還爲不同類型人才設計了可以“華麗轉身”的內部晉升通道,一線技術工人可以在技術人才序列上逐步晉升爲高級技工,也有機會轉向管理人才序列逐步晉升進入管理層。

從人才供給情況看,公開信息顯示,目前中國技能人才總量已超2億人,佔就業人員總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其中,廣東高技能人才數量達722萬人,佔全省技能人才總量1/3以上。隨着人才市場環境不斷變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斷凸顯。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堂卿表示,高端製造業的轉型爲高職院校培養人才提供了方向,未來學院將進一步推動產教融合,加大對社會熱門專業人才的供應力度,比如加大力度培養機電領域的應用型人才。

同時,談及企業在更長時間維度內的人才結構變化趨勢,不少受訪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直言,通過機器替代減少用工規模是方向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我們的營收規模整體增長了大約15%~20%,但用工規模增加的不多,就是因爲我們生產端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了。以前可能一個人負責3臺機臺,現在可能一個人需要負責5臺機臺。”李迎芬表示,目前菲高科技人才戰略的其中一環就是通過提升自動化設備運轉效能,儘可能減少一線員工數量。

新技術入場,人才市場的供需變化持續加速,企業、院校、應聘者都需要在這場轉型浪潮中尋找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