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離世,家屬發文緬懷,平鑫濤子女卻拒共悼,皇冠集團靜默以對
前言
12月4日午後,一代人的青春與夢想,被無數瓊瑤式的浪漫愛情故事所點綴,這位文學巨匠在臺北淡水區的家中,以令人悲痛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消息傳出,整個娛樂圈爲之轟動,衆多讀者沉浸在往昔動人故事的回憶以及對她離去的哀悼之中。
瓊瑤離世後,其家屬公開發文表達哀悼之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瓊瑤的丈夫平鑫濤的三個子女卻選擇了不參與悼念。此外,皇冠集團對於瓊瑤的葬禮安排至今尚未有任何官方表態。
瓊瑤家屬發文
12月5日,瓊瑤之子陳中維及其兒媳代表家屬,通過瓊瑤所經營並深受衆多粉絲喜愛的臉書賬號,首次公開發聲。
他們懷着悲痛而堅定的情感宣佈,瓊瑤的告別儀式將嚴格按照瓊瑤本人的意願,以極爲簡潔、低調的形式舉行。
不設立傳統靈堂,亦不舉行盛大葬禮,更無公祭悼念活動,堅決抵制大規模的弔唁和追思方式。
家屬明確表示,他們不打算爲此舉辦任何媒體見面會。他們不希望將這一件充滿悲痛和私人情感的事件轉化爲媒體的狂歡或是公衆關注的焦點。此外,他們也不會採取任何形式的活動來渲染這一事件。
他們唯一的願望是,在目前的困境中,希望外界不要過多地干擾他們。社會各界應給予瓊瑤的易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寧靜、平和的環境中,逐步平復內心深處的切膚之痛。
事實上,瓊瑤在7年前便對身後事進行了深思熟慮,並作出了明確指示。她曾通過一封充滿深情與豁達的公開信,向公衆展示了自己對生命終結的態度。
她毅然決然地拒絕在生命臨終階段入住加護病房。那是一個佈滿冷硬儀器和緊張氣息的空間,她不願在那樣的環境中,以失去尊嚴和痛苦掙扎的方式延長生命。她也不願在失去自主進食能力時被迫接受鼻胃管,不願讓身體受到醫療設備的束縛,更不願接受那些所謂的急救手段。
她認爲,生命的終結應當順應自然法則與個人內心的願望。她所向往的是快樂生活,寧靜離世,這看似簡單的表述,實則深藏着她對生命深刻的、個性化的感悟。
並且,她特別提出,在離世後希望採用花葬的方式,讓身體得以迴歸自然,與鮮花和綠草爲伴,而非束縛於傳統的棺木和墓穴之中。
此外,她明確表示不希望採用任何宗教儀式,不願被特定宗教形式所限制,同時也不打算髮布訃文來宣告自己的離世,她只希望整個過程能夠保持簡單、平和。
以家祭這一最爲私密的形式,在溫馨而充滿回憶的小空間中,讓親人們無聲地爲她送行,讓那些共度的美好時光與深厚的情感在最後的時刻緩緩流淌。
此次家屬的發聲及所做安排,充分展現了瓊瑤及其家屬在多方面的深思熟慮。就瓊瑤自身的性格與人生追求而言,她始終以獨特的方式在文學與生活的領域裡探索前行。
在最後的告別時刻,她希望自己的離去能夠顯得更加從容不迫,家屬也對瓊瑤的這份選擇表示了由衷的理解。
平鑫濤3個子女拒絕悼念瓊瑤
截至目前,瓊瑤的易友已發表聲明,然而作爲瓊瑤丈夫平鑫濤的三個子女,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皇冠集團,對於這位名義上的母親,仍未有任何公開表態。
其實這一點並不難明白,因爲當初瓊瑤介入他們家庭的過程,平鑫濤的三個子女都看在眼裡,至今仍記憶猶新。
瓊瑤與平鑫濤的婚姻,作爲平鑫濤的第二段婚姻,其感情歷程在社會輿論和家庭倫理的層面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平鑫濤的結髮妻子林婉珍在2018年出版了回憶錄《往事浮光》,在書中她詳細敘述了瓊瑤如何介入她的婚姻生活。這段經歷導致平鑫濤的子女們對瓊瑤始終懷有難以消除的芥蒂。
在他們心中,瓊瑤的到來打破了家庭原有的寧靜與和諧,成爲家庭破裂的關鍵誘因。這種看法深入人心,無疑爲未來可能出現的矛盾衝突埋下了隱患。
2016年3月,平鑫濤因突發中風入院治療。
當時醫生建議進行插管治療,但瓊瑤考慮到丈夫平鑫濤生前希望自然離世,不願承受插管帶來的痛苦,因此堅決拒絕了這一治療方案。
平鑫濤的三個子女懷着對父親生命延續的深切期望,堅決主張實施插管治療。雙方意見相左,僵持不下,矛盾迅速升級,最終導致家庭關係徹底破裂。
在接下來的數年裡,瓊瑤與繼子女們的關係日益緊張,原本的親情紐帶幾乎斷裂,雙方几乎完全中斷了所有聯繫。
由於一系列複雜的家庭情感糾葛和重大分歧事件,瓊瑤去世後,平鑫濤的三個子女果斷地決定不參與悼念活動。
皇冠集團,由平鑫濤子女共同管理,平鑫濤中風後由平雲接任掌舵的企業,其決策可能源於對家族情感和立場的堅定維護,亦或是受到平鑫濤子女態度的顯著影響。
它曾是瓊瑤緊密的出版合作伙伴,在瓊瑤葬禮這一重大時刻,卻出人意料地保持沉默,未發表任何悼念文章。這一行爲在公衆中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衆多猜測。
城邦讀書花園與瓊瑤關係密切,以及天下文化兩大出版集團,均已公開發文對瓊瑤表示哀悼。
結語
儘管瓊瑤的愛情觀存在爭議,不可否認的是,她的作品確實伴隨了無數人的成長曆程。她的衰落無疑給文學界帶來了遺憾。
最後還是祝瓊瑤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