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障礙,血清素水平異常,會導致特殊的雙心病
傳統醫學認爲,心主神明;早期的西方醫學則說,心臟是靈魂的居所。因此,心理問題,會引起心臟不適,這種特殊的心臟病,被稱爲雙心病,近年來,開始引起醫學界的關注。那麼,雙心病是怎樣引起的?有什麼特異表現?應該如何預防和處置呢?咱們現在來解析。
雙心病的發現,可以追溯到許多年前。當時,戰爭頻繁,有個叫坎農的美國大夫觀察到,每當大戰來臨,他的診所裡就會涌來許多士兵。這些人訴說,心臟難受,有各種難以描述的不適。坎農大夫發現,這些人的確存在心臟問題,但是,他們敘述的症狀和檢查結果,並不一致,似乎有誇大病情的表現。於是,坎農大夫將這類心臟問題,稱爲士兵心,或者叫應激性綜合徵,認爲是精神壓力所致的心臟不適,主要表現是心慌、心動過速、喘氣、胸疼等。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咱們俗話所說的小心眼,其實不是性格怪異,而是雙心病表現?實際上,真實的情況的確如此。許多雙心病患者,就是在生氣之後,出現症狀。比如,傍晚吃飯時,因爲對電視中的某個情節有不同看法,發生爭執;半夜裡,心臟難受,感覺是心絞痛發作;呼叫急救,拉到醫院,做完心電圖等各種檢查,可能沒有什麼特殊發現,但是,患者就是感覺不舒服。
雙心病,是情緒與心臟感受的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那些存在心臟器質性病變的患者中。比如,有人因爲心臟疾病,放了支架。本來,這樣的處理,已經解決了心臟供血不足的問題,病情應該逐漸好轉。但是,其中的部分患者,卻會產生過多的疑慮,擔心自己的心臟隨時會罷工,吃塊肉,也怕血管會馬上再次堵塞,過度緊張,由此引發心臟不適感覺。
雙心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相對較高;此外,隨着年齡的增大,由於基礎疾病,比如,動脈粥樣梗化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在精神刺激下,血管更易發生收縮或痙攣,從而引起雙心病症狀。因此,有種民間說法認爲,女性的心臟病是氣出來的和憋出來的較多;而男性的心臟病,是大吃大喝或抽菸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磨出來的較多。從臨牀觀察來看,雙心病更多發生在精神壓力較大的人羣中,因此,保護羣衆安全的警察和給人看病的大夫,從事容錯率較低的職業,工作不能出差錯者,是雙心病的高發人羣,而且,由於現在活得越來越不輕鬆的人在增多,所以,雙心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
雙心病,也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就像影視劇中的情節那樣,突然感覺心臟極度不適,誘發呼吸與心跳驟停,甚至來不及搶救,就過去了。還有1種表現,是失能,什麼事也做不成,沒人陪,門都出不了。比如,因爲輕度的心臟器質病變,開始出現胸悶,做完檢查,沒有特別發現,但是,越是查不出結果,就越焦慮;有時覺得自己到點兒就犯病,感覺不明顯,反而更緊張,怕出大事,直到愁出嚴重的症狀。最後,睡不着覺,當然,也就無法上班了。
雙心病患者,初期的表現,可能是不願活動,情緒不穩,需要有人陪伴;隨後,就可能出現不能自控的症狀發作,比如,半夜驚恐發作,突然感覺心慌或呼吸困難;這時,細胞、血管、心臟等損傷,開始出現,從功能性的問題,變成器質性損傷。診斷雙心病,需要通過專業的量表進行評估,比如,是否覺得自己變懶?對事物喪失興趣?是不是感覺壓抑?有沒有抑鬱的表現?此外,還需要做相關檢查,比如,年齡不大,卻可能發現血管內膜增厚;在血脂異常不明顯的情況下,出現動脈硬化表現。最後,雙心病患者會出現血清素,也就是5羥色胺的水平異常。血清素是重要的神經遞質,參與多種情緒及生理功能調節。
應對雙心病,主要有3個途徑。第1,如果發現血管問題,需要及時處理,進行血管疏通;第2是藥物治療,比如,抗抑鬱及抗焦慮;第3是心理支持,需要幫助患者認識自己的病情,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雙心病,涉及心臟內科、神經科、精神科等多個學科的問題。因此,懷疑自己得了雙心病,最好到專業的雙心病門診求助。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爲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