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盤呈請聆訊獲延期 碧桂園復牌首日一度漲近30%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道
在依據上市規則公佈2023年度業績及2024年中期業績之後,碧桂園(2007.HK)達成復牌指引。
2025年1月21日,碧桂園(2007.HK)復牌首日股價高開,盤中一度漲至0.63港元/股,較其停牌前一交易日收盤價0.485港元/股上漲近30%。
公告顯示,除了完成財報的發佈,碧桂園達成復牌指引的條件還包括公司有足夠的業務運作且擁有相當價值的資產支持其營運。截至2024年6月30日,碧桂園未經審覈總資產及淨資產分別約爲12095億元、741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碧桂園復牌前一日(2025年1月20日)是香港高等法院對碧桂園的清盤呈請進行聆訊的日子。但在債權人的支持下,香港高等法院已於當日批准碧桂園的延期申請,呈請聆訊被延期至2025年5月26日。
化債仍在進行中
復牌一週前,碧桂園發佈2023年年報及2024年半年報。財報顯示,2023年,碧桂園總收入約4010億元,同比下降6.8%,淨虧損達到1784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743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2170萬平方米。碧桂園在公告中表示,受中國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影響,公司的預售業績面臨重大挑戰,特別是自2023年4月以來,公司預售業績明顯下降,且目前尚未出現明顯的反彈跡象。
2024年上半年,碧桂園收入同比下降54.9%至1021億元,淨虧損約128.42億元,報告期內合同銷售金額約260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265萬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碧桂園總負債約1.14萬億元,其中有息負債約2501.52億元,較2023年年末略微增加。
碧桂園在達成復牌指引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制定多項計劃及措施,以緩解流動性壓力並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其中包括與境內公司債券持有人就總額約180億元中的若干部分進行協商,以徵求債權人同意將該等債券的到期日延長;針對已發生交叉違約的約287億元境內貸款、約35億元境外銀行及公司貸款以及7億元境外公司債券,公司與相關金融機構及債券持有人展開簽署貸款展期或重組協議或同意不行使交叉違約權的協商;積極推進境外債務重組提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市場消息稱,有一個債權人小組就重組提案中的轉股價格與碧桂園存在分歧,該小組持有碧桂園“103億美元未償還離岸優先票據和可轉換債券”中超過30%的份額。
碧桂園在此次公告中表示,公司與境外債權人的對話包括與若干特別持有人接觸,這些債權人合計持有或控制公司發行的美元優先票據及港元可轉換票據約30%的未償還本金額,未償還本金總額約103億美元,“公司有信心該票據的其餘持有人會支持重組提案”。
清盤呈請聆訊被批准延期4個月後,碧桂園方面表示,將依據目前的重組提案繼續有序地推進全面重組。
2025年重在“保交付”
除了採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碧桂園在公告中表示,仍將積極調整銷售及預售活動,以迴應市場變化及把握需求,包括持續關注核心地區,並在供需關係更好的城市建立業務。“公司於2025年的主要重心爲確保交付,因此預計有極少數新開發項目。預期銷售將主要來自持續預售在建項目及銷售該項目的未售出房屋。”
記者獲悉,2023年碧桂園累計交付房屋超60萬套,2024年全年累計交付超38萬套,近3年累計交付約170萬套。碧桂園方面表示:“公司未來仍有約20萬套房屋交付任務,將會依託當前各項利好政策,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努力盤活各類大宗資產及沉澱資金,竭盡全力獲取一切資源支持交付工作的開展。同時,按照極限收支、一樓一策的運營思路極限推進剩餘房屋的建設,努力做好保交房任務的收官工作。”
公告顯示,碧桂園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建築、裝修、物業投資、酒店開發及管理等業務,產品包括聯體住宅及洋房等住宅區項目、車位和商鋪,公司亦開發及管理若干房地產項目內的酒店,同時經營輕資產代管代建服務。
截至2024年6月末,碧桂園開發項目遍及31個省份,298個地級市,總計覆蓋1373個區/縣,共3059個項目,國內未售權益總貨值約6041億元。
截至2025年1月21日收盤,碧桂園報0.57港元/股,較其停牌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漲17.53%。
(編輯:趙毅 審覈:童海華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