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科學家精神之炬,照亮科技強國新徵程
□平波臺
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頒獎,以國家的名義致敬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奮進科技強國新徵程。
回望歷史,一代代科學家科學救國、科技報國的奮鬥史,鑄就了新中國自強不息的發展史。新中國成立後,面對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境地,一批批科學家發揚尊重科學、艱苦奮鬥的作風,用科技成果報國,撐起了共和國的脊樑。從“兩彈一星”到新中國衆多“第一”,再到“四個現代化”實施,每一次從0到1、從1到不計其數的巨大跨越,都離不開他們的無私奉獻、竭力攻堅。衝破千難萬險,只爲回到祖國懷抱,建設自己國家的錢學森;紮根戈壁17年的王淦昌,人間蒸發的背後,是祖國核事業的蓬勃發展;黃旭華隱姓埋名30餘年,背上的是“不孝子”的名號,站起來的是東方核潛艇巨人;屠呦呦歷經190次失敗,40多年默默無聞路的盡頭,是無數人逃離瘧疾魔掌的幸福……他們肩負國之使命,追蹤科學前沿,傾注所有心血,不惜付出寶貴生命,把論文寫在新中國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中,詮釋了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爲內核的科學家精神。
新時代,一批批科技工作者高擎火炬、接續前行,書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精彩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強國建設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從“天眼”探天、“嫦娥”奔月到“蛟龍”入海、航母入列,從“北斗”指路到“復興號”飛馳,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這背後,是廣大科技工作者高擎精神火炬堅定敢爲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氣,是在“四個面向”中搶佔世界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的接續奮鬥。以此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薛其坤院士爲例,爲了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他帶領團隊利用5臺精密儀器,製備測試了1000多個樣品,幾乎每天都在重複同一個實驗,每次失敗後優化樣品、改進方法,歷時4年多最終完成。“每個人都要有一種信念。當你有了信念,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經受着什麼樣的考驗,都會因爲有堅定的信念而篤定向前、樂此不疲。”這份信念源自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努力作貢獻的擔當和責任!
展望未來,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需要讓科學家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發展格局,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黨和國家的科技發展進步爲己任,把自身的工作同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新徵程上,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運用好“八個堅持”重要經驗,抓牢五個方面重點發力,加強科技創新、推進科技現代化,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書寫出更多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創新故事,讓科學家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