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對話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不但要登月,還要探測威脅地球安全的小行星

“只有仰望星空的民族,纔是有希望的民族。”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喜歡的一句話。

從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立項至今。20年裡,已經有六個嫦娥號月球探測器完成了自己的“廣寒”探秘使命,嫦娥七號也將在2026年前後升空。

10月29日的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佈會上宣佈,錨定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的目標,工程全線正在全面推進各項研製建設工作。

此前,兩輛玉兔號月球車先後“登月”工作。10月29日,將和中國航天員一起登上月球的載人月球車也正式啓動徵名。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2008年起,吳偉仁院士擔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他帶領中國探月團隊取得以人類首次月球背面着陸探測爲代表的重大成就,創造人類探月史上新的里程碑。

近日,紅星新聞對話吳偉仁,探尋中國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測的最新進展。

2030年前後

月球上會留下中國人的足跡

▲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新華社發

紅星新聞:中國人什麼時候登上月球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10月15日發佈《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明確,下一步要實施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您前兩年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說過,中國人預計十年之內登月,我們最新登月預計是什麼時間?

吳偉仁:我們中國人登上月球是早晚的事情。目前全國人民都在支持,國家也高度重視,這也作爲一個國家戰略在實施。我們要推動深空探測、推動月球探測、推動人類走上月球,特別是中國人走上月球,這是早晚的事情。

在不遠的將來,我估計應該是在2030年前後,我們是會踏上月球的,會在月球上留下我們中國人的足跡。

國際月球科研站建成後

對未來研究空間、地月性、太陽系都有幫助

紅星新聞:提到登月,就繞不開月球科研站。我們計劃放在月球南極的科研站,目前進展如何?未來會承載哪些功能?

吳偉仁:現在進展還很順利,目前我們正在制定這方面的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是我們國家主導的,是我們國家第一個準備實施的國際大科學工程。

目前主要是在和一些國家、國際組織和國外的科研機構簽署協議,還和一些科學家有合作。

我們提出了“三個五”計劃,就是在10年之內實現和50個國家、500個國外科研機構、5000名國外的科學家共同參與,一起來推動國際大科學工程。

月球科研站建成以後,將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科學技術實驗平臺和大科學裝置。它包括地面系統、月球表面系統和地月空間系統。這三大塊建成後,對推動國際科學技術和工程的進步都會起很重要的作用,對我們未來研究空間、研究地月性、研究太陽系都有幫助。

我們科學認識空間,認識地球,回過頭來最後還是要解決我們地球上的問題,對這些方面都會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光要探測月球

還要探測火星、小行星

▲吳偉仁院士接受紅星新聞採訪

紅星新聞:《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中提到,要探索太陽系天體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此前歐陽自遠院士也曾說過探月只是一個起點,我們的目光已朝向更廣闊的太陽系空間。我們目前在深空探索方面取得哪些成果,未來還將如何做?

吳偉仁:現在國家制定了這方面的規劃,需要認真地去實施,按照規劃變成計劃,一步一步往前推進。

我們的深空科學、深空技術,包括深空資源利用,都是我們下一步要發展的目標。這裡說的深空資源包括位置資源、物質資源,還有空間的環境資源,種類很多。

我們不光是探測月球,也在探測火星,從火星上取樣返回。我們還要探測小行星,對一些威脅地球安全、可能會撞上地球的小行星,我們要對它進行探測,進行防禦,必要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想辦法改變它的軌道,使之不能威脅人類,不能威脅地球。

在這個方面我們都有相應的規劃和計劃,目前正在實施過程中。

未來去月球或其他星球“太空種植”

有夢想將來纔會變成現實

紅星新聞:您之前接受採訪時說過在月球種菜未來可能實現,太空旅遊的概念現在也很火,未來這些能否成爲現實?

吳偉仁:現在我們正在推動太空旅遊,比如在100公里亞軌道旅遊,400公里的低軌道出艙、太空漫步以及未來的月球漫步、月球旅館,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要開展太空旅遊,一方面需要有水、有空氣,另一方面還需要有食物。比如未來我們更遠的目標是到火星上去短時間居住、短時間進行科學考察活動,就不只是需要水和空氣,還需要食物的補充。所以我想未來在月球或者其他星球進行太空種植,是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現在開始應該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我們國家的農業學家、種業學家以及生命科學家,現在都開始啓動這項工作了。這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共同研究這個問題纔會取得突破,但突破是遲早的事。我們要追逐夢想,有些夢想很可能將來就會變成現實。

▲玉兔二號月球車模型 圖據視覺中國

紅星新聞:咱們的載人月球車研發正在推進,此前已經登月的玉兔一號、二號在發揮科研作用的同時,也在網上走紅,很多人晚上會對玉兔說晚安。您如何看待月球車以這種方式走紅、出圈?

吳偉仁:這反映了老百姓對月球和相關月球活動的關心和支持。有人說一個民族,一定要仰望星空,如果一個民族只關心腳下的這塊事情,那是沒有希望的。只有仰望星空,這個民族纔是有未來的。

紅星新聞記者付垚劉亞洲 北京報道

編輯 楊珒 責編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