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劉辛軍教授:人類毫無節制的科技創新要警惕被科技“報復”
作者|丁廣勝
出品|本站科技《5G+訪談》
“雖然我們有17年前的SARS防控經驗,但我覺得我們仍然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有點措手不及。”
疫情可以說是過去一段時間科技發展的一場大考,智能無人化和5G等新興概念最受關注。劉辛軍教授一直全身心投入其中,盡最大努力實現科技防控。
劉辛軍教授告訴《本站科技5G訪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非接觸式測溫暴露出了三個“痛點”:①額溫槍用於室外測溫,準確性難以保證,經常出現“離譜”的體溫;②室內測溫,會導致被感染人將病原體帶到室內,增加了感染風險和疫情防控難度;③人工操作測溫,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缺乏安全感,且有感染的可能性。
他帶領團隊在疫情期間緊急攻關,從核心算法和無人化作業入手,研製了“荼與機器人”體溫無人化快速篩查系統,準確度在室內、室外環境均可達0.2℃;流動車輛20秒內篩查完畢,行人可2秒內通行。
劉辛軍是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德國“洪堡”學者。現任精密超精密製造裝備及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機械系)-西門子先進工業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團隊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機構學與機器人、先進與智能製造裝備。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發明類)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
對於近來熱門的5G技術,劉辛軍教授坦言,5G是我國通信領域的驕傲,技術世界領先。隨着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國家戰略領域的推進,5G一定能夠大放異彩。但以美國爲首的一些國家阻礙了該技術的全球應用推進,這可能是我國未來發展中技術進步不得不面對的一種巨大挑戰。
“中國在全球能夠佔據領先地位的技術不多,中國的橋樑技術、高鐵技術、航空航天航海技術等都在國際上有優勢,希望通過我們的自主創新和努力,能有更多的技術領先全球,也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望的推進,讓中國技術服務全球。“
劉辛軍教授提醒,雖然“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但我們也需要清醒的認識到,有很多技術有待攻克,很多不確定因素在前面等着。尤其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全球的經濟和合作模式已經和將要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就是不確定因素的典型代表。我們除了需要對自然界有畏懼心之外,我們也需要對科技存在畏懼心。
他指出,我們需警惕,是不是有一天,人類發明的科技也會對人類進行“報復”。至今,我們好像仍然不清楚這個“報復”是什麼以及對人類意味着什麼。
在訪談中,劉辛軍教授還告訴《本站科技5G訪談》,在新一輪的技術變革中,中國的優勢是有的,我們部分技術世界領先,但我們更需要看到劣勢,在製造業這個領域,我們在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基礎部件或元器件、基礎材料、工業軟件和技術標準等基礎性方面存在很大差距,這是真正的“卡脖子”。
這就突出了人才梯隊的重要性,劉辛軍教授給出的建議是,談及人才,大家往往只會想到高端人才或者帶頭人,而忽略了“梯隊”。事實上,人才是不能用高端、中端和低端或者是其他形式來區分的,這種“等級”劃分是有歧視性的,對協同發展是很不利的!的確,人才一定是未來技術比拼的硬核實力,但我們的人才佈局要形成梯隊化,要有年齡、學科、背景和能力差異化,而且最關鍵的是要形成“體面”文化,讓每一個人都有歸屬感、價值感和成就感。
以下爲專訪對話內容,略有刪減:
5G是我國通信領域的驕傲 技術世界領先
本站科技:首先請您談談您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方向,清華機械系製造所主要負責哪些項目?
劉辛軍教授:我和我的團隊(現代機構學與機器人化裝備實驗室)主要從事機構學與機器人學方面的科研工作,在機構學領域從事機構構型設計、性能分析與評價以及機構參數優化方面的基礎理論工作,然後把這些理論工作結合標定、感知、控制等關鍵技術應用於機器人的研發中,研製了高速並聯機器人、多軸聯動與移動加工機器人、多功能自主移動機器人、協作機器人、軟體機器人、體溫自動篩查機器人等多種機器人。
尤其最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當前非接觸式測溫暴露出了三個“痛點”:①額溫槍用於室外測溫,準確性難以保證,經常出現“離譜”的體溫;②室內測溫,會導致被感染人將病原體帶到室內,增加了感染風險和疫情防控難度;③人工操作測溫,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缺乏安全感,且有感染的可能性。
針對這些“痛點”,我們團隊聯合煙臺清科嘉機器人聯合研究院有限公司,從核心算法和無人化作業入手,研製了“荼與機器人”體溫無人化快速篩查系統,測溫準確度高:室內、室外環境均可達0.2℃;效率高:流動車輛20秒內篩查完畢,行人可2秒內通行。該系統可應用於學校、醫院、銀行、機場、車站、飯店、展館、小區、超市、賓館等場所入口處對流動車輛司乘人員和行人進行體溫快速自動篩查。用於行人體溫自動篩查的系統----“阿荼機器人”已經在北京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北京華信醫院的門診處以及煙臺一中、煙臺開發區高級中學、龍口一中、招遠一中和煙臺外國語實驗學校的食堂、教室、宿舍等門口進行人員的體溫自動篩查,用戶一致認爲阿荼機器人測溫“穩定、快速、便捷、精準”。
本站科技:5G概念近來非常火,但其實還處於初級階段,您如何理解5G技術現在的發展狀況,如何看待中國技術在全球範圍的位置。
劉辛軍教授:5G是我國通信領域的驕傲,技術世界領先。隨着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國家戰略領域的推進,5G一定能夠大放異彩。但,目前看,以美國爲首的一些國家阻礙了該技術的全球應用推進,這可能是我國未來發展中技術進步不得不面對的一種巨大挑戰。中國在全球能夠佔據領先地位的技術不多,中國的橋樑技術、高鐵技術、航空航天航海技術等都在國際上有優勢,希望通過我們的自主創新和努力,能有更多的技術領先全球,也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望的推進,讓中國技術服務全球。
關鍵核心技術處於真正的“卡脖子”狀態
本站科技:我國已經是全球製造業強國,有着最完備的製造業供應鏈,請您談談對中國製造業的看法,以及對這個領域的下一步發展壯大的建議。
劉辛軍教授:我個人對我國是不是製造業強國把握不好,我國的製造業確實在某些方面實力很強、技術過硬,但是我覺得只要我國的數控機牀和機器人不是全球領先的,我們就沒法說或者沒有底氣說我們是全球製造業強國。我國的製造業確實擁有全球最全的產業和供應鏈,但是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基礎部件或元器件、基礎材料、工業軟件和技術標準等基礎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短板,處於真正的“卡脖子”狀態,希望我國能夠在這些基礎性問題上多投資金、多聚人才、多下功夫,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本站科技:新的技術和方向在這次疫情當中進行了大規模的練兵,您比較看好哪些技術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
劉辛軍教授:雖然我們有17年前的SARS防控經驗,但我覺得我們仍然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有點措手不及。至今,通過3個多月來與這個新冠病毒的較量,我國有了很多寶貴的認識和經驗,但應該來說仍然是不充分的。我不是學醫的,但從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中醫在此次防控中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中西醫在某些方面的有效結合來共同應對疫情危機是大趨勢,西醫在疫苗和治療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疫情防控,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是儘快確診和治療被感染患者,使其康復;二是抑制病原體的進一步傳播,包括對疑似患者進行隔離、避免患者與其他人員交叉感染等,其中疑似和確診患者與醫護人員的交叉感染是防控的關鍵和難點;三是對疑似和感染患者的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導,避免或消除患者心理焦躁和恐慌。
在防控中,最關鍵的還是要切斷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因此,可以實現無人化作業的機器人被寄予了厚望,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機器人在送餐送藥、消毒、測溫、巡查、配送與物流、分揀生產等方面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與2003年的SARS期間相比,機器人技術及應用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也可以發現,在某些方面,例如基本的體溫篩查的測溫環節也暴露出了技術的不足,測溫裝置難以應用到室外環境,而且經常給出離譜的體溫,這裡面的核心還是測溫準確性和穩定性,針對這個測溫痛點,我們團隊緊急研發的“荼與機器人”體溫自動快速篩查系統,從核心算法和自動作業入手,既解決了室外環境測溫的高準確性(精度是0.2°)和穩定性,又實現了無人化快速測溫。
另外,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機器人在採樣、檢測、醫治、救助、護理等急需無人化作業方面的表現是嚴重不足的,這體現出我們在醫工交叉方面的研發存在較大不足,相關成熟技術的儲備還不夠,醫工交叉需要多加努力。
本站科技:國家提出新基建的戰略,對中國來說是巨大的機會,您認爲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發展,對於學界和企業界,您覺得大家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共同發力新基建?
劉辛軍教授:新形勢下,中國有很多機會,也有很多挑戰,可以說機會無時不有,挑戰也無時不在。中國有中國的體制優點,但中國的歷史和國情決定了我們在現代科技方面存在着不足,我們要更好的發揮“政產學研”合作機制的作用,遵守科技發展和事物發展規律,從中國國情出發制定適用於我國的科技和政績評價機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發力,實現民族振興的目標。
需警惕人類發明的科技對人類進行“報復”
本站科技:5G不僅是技術的變革,更是數字經濟的“入場券”,5G對於整個產業的影響可能比4G更廣闊,您看好哪些應用賽道?
劉辛軍教授:有一句話說的好,“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因此,5G被給予了厚望去實現隨時隨地的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連接,形成一個萬物互聯的有機整體,期望極大地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社會的運作效率。這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們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方式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包括製造業這個領域也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這些都是可以期待的。
但,我們也需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人類距離這個目標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有很多技術有待攻克,包括意識形態方面也存在共識問題,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在前面等着。尤其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全球的經濟和合作模式已經和將要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就是不確定因素的典型代表。
此外,除了需要對自然界有畏懼心之外,我們也需要對科技存在畏懼心。牛頓告訴我們,自然界存在着規律,而且規律是能夠被認識的。但,顯然,正像我們不要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征服一樣,我們人類同樣也不能提倡毫無節制的科技創新。我們需警惕,是不是有一天,人類發明的科技也會對人類進行“報復”。至今,我們好像仍然不清楚這個“報復”是什麼以及對人類意味着什麼。
本站科技:在這一輪的技術變革之中,中國有着獨特的優勢,您覺得目前來看,我們和西方有哪些方面的差距?
劉辛軍教授:在新一輪的技術變革中,中國的優勢是有的,我們部分技術世界領先,我們有大量的人員儲備,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機制和願望,我們有巨大的市場,等等。但我們更需要看到劣勢,在製造業這個領域,我們在基礎理論、關鍵核心技術、基礎部件或元器件、基礎材料、工業軟件和技術標準等基礎性方面存在很大差距,這是真正的“卡脖子”,這也是我們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培養大家對基礎學科、理論、科技以及工程崇拜的潛意識形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人才一定是未來技術比拼的硬核實力
本站科技: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您有哪些建議?
劉辛軍教授:這個問題很好!談及人才,大家往往只會想到高端人才或者帶頭人,而忽略了“梯隊”。事實上,人才是不能用高端、中端和低端或者是其他形式來區分的,這種“等級”劃分是有歧視性的,對協同發展是很不利的!的確,人才一定是未來技術比拼的硬核實力,但我們的人才佈局要形成梯隊化,要有年齡、學科、背景和能力的差異化,而且最關鍵的是要形成“體面”文化,讓每一個人都有歸屬感、價值感和成就感。
比如,就以製造業爲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技術、工藝人員和工程師這個職業沒有足夠的尊重,我們曾經把大專院校升格爲本科院校,側面帶動了這種歧視,從而間接造成我國製造業技能人才的缺乏。另外,人才的培養也需要加強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的教育與實踐,有才無德,在關鍵時刻仍然是起不了作用的。就以此次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團隊研發體溫篩查機器人爲例,除了團隊中老師的作用外,在從方案論證、技術攻關、製造調試、室外測試到用戶安裝使用等各個環節,團隊的宮昭、姜淞文、李鵬、葉彥雷、孟齊志、於超(在清華自動化系讀博士)、梅斌、李子豪、崇增輝、黃晨暉、畢偉堯等每一位研究生的作用均是無可替代的,煙臺清科嘉的呂春哲董事長,張興升、劉建輝、蘇洪雨、鄭佳凱、劉魁、於富強、劉斌、王金斗、於正坤等工程師的配合是天衣無縫的,宮昭和孟齊志因此而延期博士畢業,謝福貴老師的夫人吳宛蔚大夫親自進行不同場景的測溫體驗以發現和總結問題、6歲的兒子每天跟着跑試驗場地,趙慧嬋老師帶上丈夫李睿豪一起投入到現場的安裝和調試中,我在北京市中關村中學讀高一的兒子劉若淵同學也參與了方案的討論中,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正是有各位老師、研究生和工程師甚至是家屬的積極參與和強烈的責任心,纔有了“荼與機器人”體溫自動篩查系統從2月7號啓動到3月12日首次試用再到4月13日在多家醫院和學校的使用,並獲得好評。隨着需求的增加,4月18日,在濱州、棗莊的東旭光和邵琦也準備趕到煙臺去支援研發和生產。
我們應該回歸人才發展規律、營造人才結構生態、構建人才梯隊戰略、形成人才價值文化,爲我國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形成良性的循環發展態勢。
萬物智聯的5G時代即將到來,2019年5月開始,本站科技重磅打造“5G+訪談”,邀請行業內大咖共話5G,探討“5G+”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本站科技將通過專業視角持續爲大家帶來5G最前沿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