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何永勇: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智能製造實現與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閆啓
10月12日,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管教育中心與21世紀創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國智造創新路徑與實踐”閉門研討會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功舉辦。此次研討會匯聚了智能製造領域的專家、企業家和投資人,圍繞中國智能製造的前沿探索、技術實踐與產業創新展開深入討論。清華大學機械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永勇在分享中詳細闡述智能製造在中國的實踐路徑。
智能製造顛覆製造模式和商業模式
何謂智能製造?智能製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先進製造技術廣泛而深度融合,貫穿於產品設計、製造、服務全生命週期各個環節及相應系統優化集成的全新制造模式。實現製造過程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效益、服務水平,推動製造業創新、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智能製造不僅是製造業的革命,更是一場工業革命。回頭看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都給社會生產力帶來巨大的提升。進入21世紀,隨着新一代信息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我們進入到智能製造的時代,它的特徵是基於生產資源的互聯互通,從而實現高度柔性製造和大規模個性化定製。
這背後是隨着全球化、老齡化、城市化、環境惡化等各種問題顯現,製造業面臨着全球競爭、更短產品生命週期、個性化需求、成本上升以及可持續和綠色製造等方方面面的挑戰。在這些挑戰下,傳統制造業難以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需要新的製造模式。而新技術的進步也爲智能製造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不斷推動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從製造模式和商業模式來看,智能製造相比傳統制造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制造以產品爲中心,企業生產什麼用戶使用什麼;智能製造以用戶爲中心,用戶需要什麼,企業生產什麼。用戶成了產品的定義主體和企業的服務對象,供應模式、創新主體和企業角色在這個過程中都發生變化。
何永勇認爲,智能製造的發展是階段性的:第一階段是產品全生命週期實現數字化;第二階段是數據通過網絡流通共享,實現網絡化;第三個階段是基於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數據進行感知、分析和智能決策,從而實現真正的智能製造。同時他也強調,這三個階段次第展開的同時,在技術上相互交織、迭代升級,體現着智能製造發展的融合性特徵。
科技轉化協同創新平臺不可或缺
智能製造的實現離不開新技術的推動,科技轉化是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根本手段。中國的創新要素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機構,而中國80%的中小企業研發能力很弱,不具備創新能力。高校和產業之間長期形成了科技和產業“兩張皮”的問題,高校端往往是從學科規律和學術角度搞研發,對產業需求不夠明確;企業端有轉型升級需求,但不知道有什麼科研成果,只有通過科研成果轉化才能將“兩張皮”貼合到一起。
因此,探索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產業化的協同創新機制,打造有創新活力的科技轉化平臺不可或缺。只有構建強大完備的協同創新生態和體系,打通高校科研和產業應用之間的邊界,通過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可有效促進智能製造的實現和發展,實現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
何永勇看來,有創造活力的科技轉化與協同創新平臺應具備三個要素:第一是穩定的、實體化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有利於支撐由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究長期、穩定、可持續性的開展;第二是創新人才在創新平臺的工作模式應靈活多樣,既能培養人才,又有利於支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還大大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學科建設;第三是多樣且穩定的科研投入機制和靈活的知識產權共享機制,有利於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同時激勵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性。
以清華大學爲例,清華大學已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十幾個研究院開展應用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將清華大學成熟的學術成果通過各個研究院平臺轉化成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去促進行業發展。比如說2014年7月清華大學聯合天津市東麗區建設的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通過整合市校資源,打造科技轉化、產業孵化、技術服務和人才聚集平臺,既提升了清華大學的社會服務能力,也助力天津市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並輻射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