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白重恩談拉閘限電:最好用電價來調節

中新經緯8月20日電 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2022夏季峰會20日舉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白重恩認爲,解決拉閘限電問題,最好就是用電價來調節,但是希望電價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排放的成本。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白重恩 主辦方供圖

會上,白重恩指出,碳中和賽道長,電力市場是統一的市場,長期來說,有一個可預期的制度框架,就特別地重要。但是這個制度框架不是很完善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什麼問題?

白重恩介紹,最近因爲氣溫特別高,空調用電又多,工業生產的用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電力供給緊張的時候,怎麼配置電力使用就變成了很大的問題。

2021年的拉閘限電對很多的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是因爲我們的配置是基本行政手段的,基層政府要想非常有目的性說哪些企業停電成本低就少用電,停電成本高的就多用電,這樣對政府要求實在太高了,要對各種各樣生產的程序都有非常深入的瞭解,很難做到。但是如果有價格機制就可以比較好配置短缺的電力,有些企業停電一次生產線完全毀掉,對他們來說成本非常高,也有一些不那麼極端的,停電一次重新開啓需要3天的調試時間才能讓產品的質量穩定,對他們來說停電成本也非常高。

“如果用價格機制,那些停電成本高的企業寧願付高價也要保證供電穩定,需求可以得到滿足,而停電成本比較低的企業,當電價上漲可以少用電,把電騰出來讓需求比較迫切的企業來用,電價合理的調節就非常地重要。”

白重恩還介紹,電力這麼緊張,那就希望用清潔的電力,比如說風電、光電等等,我們清潔能源投資能力很強,但也遇到一些生態的約束,有些地方適合於做風電,但是生態規定說不能做,但總體來說約束是消納能力。

還有碳關稅,歐盟已經在討論徵收碳關稅,儘管措施有變化,最終實施時間也還沒有最終確定,但是幾乎可以肯定最終要實施,對中國出口歐盟的企業可能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在白重恩看來,這些問題中,拉閘限電如果用價格機制分配電力,效率會更高一點;另一種辦法就是現在擴大電力的生產,擴大電力生產新的能源消納能力還不夠,就擴大煤電的生產,但煤電的生產建設週期很長,而且要提前退役成本就會很高,等等問題,最好的就是用電價來調節,但是電價調節就希望電價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排放的成本。

同時,新能源使用效率低,來自於消納能力現在還不夠,消納能力爲什麼還不夠呢?一方面電網需要改造,需要建設配套的網,因爲新能源發電的地方跟傳統的發電的地方不一樣,本來電網是服務煤電的,現在有新能源在另外地區,所以新建電網有成本。要建設儲能和調峰能力,新能源不穩定,所以要變成穩定的電源,要儲能、調峰,這個成本誰來承擔。電網在多個發電源之間切換的時候需要有高度的安全性、智能性、穩定性,這也對電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的投資是非常多的。

但是這些成本誰來承擔?白重恩認爲,“如果電力的價格中不反映這些投資的成本,那電網是沒有積極性投資的。你可以押着他投,但是長期不可持續,所以我們希望配套的網絡的建設,改善電網的智能性、堅強性的成本在電價中得到體現。”

白重恩強調,拉閘限電的問題、新能源消納能力不夠的問題、應對碳關稅的問題,都要求我們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碳定價的體系,在這個完整的碳定價體系,電力價格和碳的價格一定要有聯動,否則就不能解決面臨的很多問題。“當然,這裡面電價是特別重要,因爲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很大一部分(40%左右)是來自於發電,如果把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減排要實現碳中和是非常困難的。”白重恩說。

不過,白重恩稱,電價要反映排放的成本,就應該和碳定價統籌選擇,但是改革電價的阻力是非常大,原因就是當電價改革以後,如果電價反映了排放的成本,電價就要漲上去,消費者顯然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改變,生產者也擔心是不是失去了全球競爭力。

有什麼辦法解決呢?白重恩集中講到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白重恩建議,想象把排放權方式做改變,不是把排放權給發電企業,而是把排放權給用戶,包括消費者、用電生產者。給了用戶以後,發電企業發電要排放,就需要排放權才能排放,怎麼辦呢?從市場上收購這些排放權。如果市場運行很有效,那麼就會定出一個價格,然後發電企業排放權的需求可以通過收購來獲得。那麼發電企業會不會很不高興呢?當然是,現在免費給的,但是後面通過收購有成本。但是如果允許電價隨之調整,收購排放權的成本就可以有電價的調整來對衝,所以對發電企業並不會產生特別大的負面衝擊。

對用電企業,當排放權價格上去了,電價隨之上漲。但是另一方面,它免費獲得了排放權,排放權價格上漲了,出售排放權的收益就上漲,這兩個可以設計好的話是可以很好對衝。

白重恩說,所以,用戶企業成本上去了,由排放權交易價格來對衝;發電企業成本上去了,購買排放權成本上去了,由電價上漲來對衝,“大家都得到了對衝,如果我們做這樣的改變,對大家的影響不會太大。”(中新經緯APP)

【編輯: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