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印度中心辦座談 學者:把握臺印關係黃金期

清華大學印度中心與臺灣印度研究協會於26日共同舉辦座談會,邀請8位臺印學者專家與會討論(清大印度中心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印度於本月初完成國會大選,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再次執政,莫迪也連續第3度擔任總理。爲探索印度大選的影響,清華大學印度中心與臺灣印度研究協會於26日共同舉辦座談會,邀請8位臺印學者專家與會討論,多數學者認爲,印度即便進入聯盟政府時代,但外交政策仍有持續性。

印度觀察家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賴潔希(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指出,外交議題並非是此次印度大選的熱門議題,預計印度會持續過去20年以來的方向,來自印度甘地大學的季進華(Jojin John)也同意此說法,這次印度的選舉結果不會對該國的外交、國防和安全政策展望產生重大改變。

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魏玫娟進一步分析,儘管印度人民黨沒能單獨過半,席次也減少63席了,但得票率爲36.56%,僅比上屆大選減少0.8%。換言之,印度並沒有出現強烈的「反對現任」訊號,也意味着莫迪的政策不需要大幅調整。

魏玫娟認爲,即便在國內政策上,莫迪政府可能需要與盟黨出現討價還價的調整,但在關於國家整體發展方向跟外交國防政策上面,預期將有高度的政策延續性。

清大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則從另個角度觀察,認爲外交既是內政的延伸,莫迪第3任總理任內,勢必要將施政重心放在解決外界批評的內政問題上,自然也會反應到一些外交作爲上。但他也認爲,印度不會偏離現階段地緣政治的既有框架,將高舉外交戰略自主的基調以及邁向新興大國的目標。

在對臺印關係的影響方面,印度觀察家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賴潔希認爲,臺印關係在莫迪政府內呈現穩定發展軌跡。在師大東亞所博士班就讀的沈英傑(Pintu Kumar)則補充,臺印關係在莫迪任期內有顯著改善,也認爲莫迪任內,將是印臺關係發展的黃金時期。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陳秉逵則認爲,臺灣關係的發展主要還是在文化經貿交流方面,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投資,確實會需要雙邊政府的合作及溝通,然而政府的力量不夠,民間企業需要有足夠誘因纔會促進投資及貿易發展,如何創造條件纔是雙方政府需要合作的方向。

主持會議的清大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表示,臺灣對臺印關係發展有高度的期待,未來雙邊關係可以聚焦於3個S,即招募引印度「學生」(students)來臺就讀、強化半導體等領域的「科技」(S&T)合作、以及促進民間「社會」(society)的交流。

方天賜也建議,賴清德政府應考慮提出新版的新南向政策,將印度政策升級,爭取印度崛起衍生的地緣及經貿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