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媽濾鏡多離譜:孩子4歲很聰明,想16歲上大學,過來人都懂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孩子小時候,誰還沒有個“親媽濾鏡”呢不是?關鍵是咱得知道這是“親媽濾鏡”,當然了,如果孩子真的有天賦,不需要解釋,不需要別人的認可,自己心裡清楚,按部就班,根據孩子的成長節點來就夠了。

可是正常來說,孩子幼年時候,每個家長都認爲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是有天賦的,直到有了平行對比,纔會逐漸明白,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的,自己的孩子也不過就是普通人,沒有成爲天才的天賦。

“我預計讓孩子16歲上大學”

一個網友在網上寫下這樣一段話:想讓孩子16歲上大學,能行麼?

她表示孩子馬上四歲了,她覺得孩子還是很聰明的,比如說剛會說話就會背1~100,比如說對宇宙特別感興趣,每天纏着她給他講解,而且孩子也能聽得懂。

這位媽媽自認爲比老師教的更好一些,她覺得孩子不需要那麼長的學制,想要讓孩子16歲上大學。

看完以後就有一種感受,媽媽單純就是自認爲孩子非常聰明,出來炫耀的,因爲如果真的是這樣打算的,也不用出來問網友吧,既然你計劃讓孩子16歲上大學,那就從現在開始規劃就行了,網友的意見你會聽嗎?

真正的少年天才,父母發現了孩子的某方面的天賦以後,就會踏實下來給孩子規劃,根據孩子的節點來,而不是跑到網上來詢問網友的意見。

橫向對比之後,會發現,都是正常的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挺聰明的,也實屬正常,尤其是孩子在幼兒階段,一天一個變化,帶給家長太多驚喜了。

但是,當我們橫向對比之後,就會發現,原來這是孩子們成長的一個正常規律,自己的孩子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在幼兒園階段,一定是時間花在哪裡,花就開在哪裡。

如果孩子從一出生,家長就在孩子耳邊唸叨數字、英語,甚至是讓孩子接觸漢字,孩子到了三四歲,一定是比同齡人要懂很多,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孩子是天才。

隨着孩子慢慢長大,當別的孩子也開始接觸這些東西,雙方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小,一些比較有天賦的孩子,就能慢慢反超那個提前跑的孩子。

簡單來說吧,3歲讓孩子學習數學、英語,孩子能不能學會?

當然能學會,但是效率是比較低的。

孩子3歲的時候一個星期背誦一篇英文稿件,到了5歲以後,可能幾遍就背誦下來了。所以這不是天賦所在,這是家長的引導所在。

包括這位媽媽評論區提到的,孩子不到4歲,做中班數學題,想說的是,只要家長提前教,這就是非常正常的,因爲我的女兒包括身邊的朋友的孩子,都有提前教,小班做中班數學題實在是沒什麼可說的,大班做二年級數學題也大有人在。

如果這種引導是長期性的,並且是科學的,並沒有強迫孩子去做,那麼這種引導對孩子一定會有正向影響,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嘛,但是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做到科學引導、毫無負面影響不容易,因爲這本身就是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

這個網友提到的剛會說話就會1——100,實話說這並不罕見,主要是家長給孩子唸叨的多,孩子出生以後就是一張白紙,家長如何寫,孩子這張白紙上就呈現什麼,因爲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任何主觀意識,只能被動接收外界傳遞來的信號。

如果以此就斷定孩子有天賦,只能說是“親媽濾鏡”太重了。

成長過程中,社交更重要

再來看另外一個話題,爲什麼不提倡讓孩子越級?

除非孩子真的是天賦異稟,而具有天賦的孩子,蓋戳的不只有家長,還有老師和熟人,這樣的孩子蓋都蓋不住。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社交,孩子在正常社交中獲得成就感,獲得自我肯定,獲得自信,獲得“感覺滿意和表現滿意”,在正常的社交中,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長起來。

“越級”是什麼意思,“跳級”兩個字的背後是“離開同齡人的社交圈”,然後進入到“大一歲或者是大兩歲的社交圈”,孩子是很容易沒有朋友的。

經常帶小孩子出去玩,就很容易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他們總能找到同齡人。

同齡人的喜好、發展節點,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是有相似的步調的,所以能夠從大衆中辨別出來,通常大娃不喜歡跟小娃玩,一個跳級到高年級的孩子,沒有朋友是正常的,閱歷、思維模式都跟不上。

當一個孩子沒有了正常社交,也就沒有了正常的人格發展機會,這種危害纔是最可怕的。

結語

對於孩子成長這件事,慢慢來不着急,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規律,很多現實案例表明,拔苗助長,也許短期內確實縮短了學制,但是長期來看,不利於孩子成長。

時間很多,沒有什麼事情要趕,孩子成長這件事,不急不躁,纔是對孩子最好的態度。

另外多去很像對比一下,不是什麼壞事,有的時候親媽濾鏡,實在是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