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股走跌傳遞變盤信號 基金佈局轉向超跌賽道

一度憑藉熱門題材而心生“愜意”的基金經理,到了年終時刻卻不得不獲利回吐,市場變盤的機會或也因此出現。

在2023年行情大幕徐徐降下之際,近期A股與港股再現“混合雙打”的現象,無疑讓許多投資者對跨年投資策略更加關切。多位基金經理認爲,當前市場具有結構性品種“最後一跌”的特點,或與公募機構跨年調倉以兌現強勢股有關,投資者在關鍵時機仍應鎖定優質廉價籌碼。

多隻基金回吐全年業績

題材股的強勢,被視爲弱勢市場的顯著特點,如今市場變盤的信號已較爲明顯。

在已經到來的“年末”行情中,A股和港股上週演繹了一出“混合雙打”,令不少基金經理不得已交出了幾乎全年的收益。比如,北方某公募的一隻產品截至12月初尚有13%的年度正收益,但上週該基金的淨值大幅回撤,畫風轉變爲年內虧損近4%。根據該基金披露的數據,此前其全部正收益集中在今年一季度獲取,儘管在二、三季度出現一定淨值損失,但12月初市場的小反彈仍對其淨值有所“護航”。最終難抵的,正是上週A股與港股出現的強勢股回調舉動,由此也交出了全年的收益。

在港股主題基金產品上,基金經理於年末時刻“功虧一簣”的案例並不鮮見。因上週遊戲股的大跌,華南地區的一隻港股主題基金也是大幅“失血”。以騰訊控股、嗶哩嗶哩爲代表的遊戲股出乎意料走跌,也導致了一些原本年度收益已在10%一線的港股主題基金,在關鍵的業績考覈週期即將結束時走到了虧損的邊緣。

上週市場的意外調整,還使得基金經理較爲珍視的“三年長期業績”面臨考驗,“三年長期業績”被認爲是基金經理長跑能力的體現。記者注意到,儘管許多基金經理最近一年的業績表現較爲低迷,但在三年業績上卻仍有可觀的正收益。以上海地區一家公募旗下某產品爲例,本月初該產品最近三年業績尚有5%的正收益,經過上週市場變化後,該產品的這份長期業績也由盈轉虧。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長跑業績虧損對於基金經理的心理打擊,可能大於2023年的業績不利。

跨年調倉劍指超跌賽道

業內人士認爲,A股市場在年末時刻明顯變盤,公募機構明顯在跨年調倉,可能也預示着新的機會即將到來。

“近期市場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是熱門賽道強勢股的走跌,某種程度上可以解釋爲機構倉位可能傾向於在2024年佈局已跌透了的非熱門賽道。”華南地區的一位基金經理認爲,弱勢行情中強勢股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觀察到市場的變盤邏輯。在目前跨年節點,當機構重倉持有的強勢股出現較大幅度的殺跌,可以判斷公募資金正在進行倉位優化。

記者注意到,基金密集持倉的遊戲、數字經濟、軍工等熱門賽道,也在年末出現了調整現象,而消費、鋰電、化工材料等相對冷門的賽道卻表現強勢。比如,化工材料中的PEEK材料板塊,近日在A股市場盡顯高光,上週持續吸引資金佈局,部分基金經理也因前期的提前佈局而收穫意外之喜。化工材料作爲具有周期特點、對經濟復甦敏感的板塊,隨着與電子製造、半導體、醫療均有關聯的PEEK材料明顯走強,或反映經濟復甦的先行指標正逐步強化。

中歐基金認爲,由於經濟進一步改善的時點仍不確定,對週期及防禦板塊的均衡配置更加有利。近期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類行業:首先,是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對經濟復甦高度敏感的週期行業,這些行業公司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也更受歡迎;其次,是估值在大幅調整後已具備更高安全邊際的可選消費和醫藥等行業,尤其是其中具備海外市場開拓能力的消費品公司;另外,具有上行拐點特徵的週期行業,比如半導體和電子板塊,以及科技板塊中已具備估值性價比的新能源等。

明年行情有回升機會

部分基金經理認爲,2024年是A股新一輪行情的起點,而港股市場有可能早於A股出現見底反彈,明年A股市場的核心在於業績股而非熱門概念。

摩根士丹利基金人士表示,今年11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社零增速等數據偏正面,儘管存在低基數因素,但仍能看到部分領域的供需是向好的。今年A股市場對國內經濟的反應比較反覆,年初對經濟的過度樂觀逐步演變爲當前對經濟的過度悲觀。今年以來,投資者對經濟中長期問題討論較多,問題暴露也較爲充分,定價則可能更爲充分,後續一旦數據再次出現企穩回升,市場的正面反饋也有可能是超預期的。

“2023年行情還剩最後一個交易周。整體來看,2023年A股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下行,市場的賺錢效應較差,很多投資者出現了虧損。但是反過來想,2024年的行情基礎也更爲明確。”前海開源優質龍頭基金經理楊德龍認爲,當前市場走勢疲弱,一方面是大盤在跌破3000點之後多頭信心受挫,導致市場出現縮量調整;另一方面,臨近年底,有一些投資者提前兌現當年收益,也出現了一定的獲利回吐,畢竟今年還是有部分板塊和股票出現了上漲。

他認爲,整體來看,今年市場的風格偏向題材股、概念股,業績優良的公司反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從2021年2月很多優質股票見頂以來,大盤已經調整了近三年,從調整的時間來看已經比較充分,因此2024年行情可能會迎來較好的回升機會。從調整的幅度來看,很多優質股票相對於高點已是打了三四折,有的甚至更低,這是佈局好公司的最佳時間窗口。

關於2024年的港股市場,楊德龍也認爲同樣存在可觀機會,甚至較之A股可能更早表現,因爲港股多次在牛市中比A股率先見頂,在熊市中則比A股率先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