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惡果漸漸爆發, 清華教授彭凱平:太多自以爲是的父母,正在把孩子“養毀”

所有的父母都想竭盡自己的全力,去培養孩子,去把孩子培育成才。不過,太多的父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們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麼做是爲你好”,而所謂的“爲你好”用的不過就是陳舊的經驗,來指導今天的孩子,方法簡單粗暴,糟糕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太多自以爲是的父母,成功把孩子“養毀”。

From 藍橡樹

微信號:blue_oak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時的希望,就是他能幸福健康過一生。但在內卷的裹挾下,不得已加入“軍備競賽”,失去了教育的初心。

在一個心焦氣躁、人人搶跑的時代,如何培養孩子做一個有幸福力的人?大家迫切想要一個答案。

前段時間,清華心理學教授彭凱平的一段發言上了熱搜,很多人覺得挺“扎心”。他說,我們的教育培養的都是打工人,沒教孩子怎麼去開心。

假期剛過,打工人陸續返崗,網上哀聲一片,很難聽到幾個人覺得工作很愉快,更多的聲音是爲了生存不得不上班,一點都不開心,上班的心情就如上墳。

彭凱平的話指出“不開心”源頭:我們的教育沒有教孩子如何開心。工作很難,壓力很大,競爭很慘烈……

這其實從一個人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教育內卷帶給孩子的壓力不比上班小。搶跑、雞娃帶給孩子的感受,也不見得比工作輕鬆。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想要培養一個幸福的普通人,確實任重道遠。

01.

“搶跑”時代下

孩子的快樂之道

最近看到一名網友吐槽說,朋友家一歲半的孩子,話都不會說,已經把PRE-GK讀了好幾遍,刷完RAZ閱讀線。孩子的媽媽還嫌他書讀得少,計劃一天讀20本6個體系新的分級。

如果孩子以後要跟這樣的同齡人競爭,是不是壓力挺大?大家都在拼命往前跑,自己就算不想跑,也被迫帶着孩子往前跑。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Fabrizio zilibotti在《愛、金錢和孩子》一書中,提了個說法:搶跑,是因爲教育的投資回報率很高,當前社會貧富差距大,父母願意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相當於某個行業特別掙錢,比如種西瓜,所有人都跑去種西瓜,以爲憑此可以發家致富。但根據市場常態,更有可能的結果是:第一批種西瓜的人的確掙到了錢,後面跟風種西瓜的人,因爲西瓜已經多到氾濫,都賠了錢。

老百姓口口相傳的道理“賺一年、賠一年”,其實也適用於教育。

第一批“種西瓜”的人帶動了教育內卷,如今這個時代,所有人都在“雞娃”,已經進入“學歷貶值”、“加速內卷”的時代,搶跑的結局更可能是虧本。

教育跟其他行業不同的是,種西瓜不掙錢,我們還可以種蘋果、種菠蘿。

這些年做心理諮詢我發現:搶跑的惡果逐漸爆發,一些孩子身心都出現問題,但也有些孩子沒受太多影響,雖然被迫卷着,但自信心還是很足,情感功能也很健康。

這些孩子到底哪裡做對了?我觀察他們的父母,體會到一個道理:哪怕必須內卷,父母採用真正對孩子有益的方法,其實也能支持孩子適應這個時代,得到比較好的發展。

這個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快樂幸福能力。彭凱平老師在另一段談話裡給出答案:

02.

複雜思維能力

想象力、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

清華大學教授雷家驌提出“想象力經濟”的概念,他覺得:一點想象力,加上精益化的方案,就可能做到任何人想做到的事。

一個複雜思維能力卓越的人,在社會上可施展的拳腳非常大。但很少有父母能看到這一點,上海媽媽多麗絲是其中之一。

她是一名廣告人,生活中充滿創意。或許因爲自己善於發揮想象力,她在跟女兒的互動裡,特別關注用創意思維來教女兒觀察生活。

Doris的女兒陳思羽今年8歲,很喜歡跟媽媽講述學校裡發生的事。有一天,陳思羽告訴媽媽,學校來了位“不速之客”——一隻蜜蜂。

Doris和女兒Dora

蜜蜂有多大、同學們有多驚慌,陳思羽講得繪聲繪色。媽媽沒有潦草問一句“蜜蜂蟄你了嗎”,而是抓住“蜜蜂”這一個點不斷髮散,比如打開電腦搜索蜜蜂圖片,讓陳思羽指給她看,蜜蜂到底有多大,以此來刺激女兒延展想象力,天馬行空的各種聊,聊到最後甚至都跟“蜜蜂”沒關係了。

像這種充滿發散性思維的對話,母女倆經常展開。在媽媽的引導下,陳思羽想象力豐富,有一個活靈活現的筆記本,記滿了她的畫和文字:“我今天寫了一首對稱詩,日落映落日,人近月近人,星河滿河星。”

陳思羽的畫和詩在網上引起關注。一名製片人找到她,邀請她爲電視劇《三悅有了新工作》畫卡通片頭。他們爲此找了一圈人,最終還是覺得陳思羽最合適。

今年9月電視劇播出後,卡通片頭備受喜愛,沒人想象得到,這是一個8歲小女孩畫的。

Dora的繪畫作品《下棋》

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爲,想象力是一種更高級的心理過程,內化在孩子玩耍過程中。有想象力的孩子,情緒調整能力、認知能力都會比較強。

普通孩子在內卷時代裡實現“彎道超車”,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孩子的想象力,可以通過父母的引導,和投入興趣愛好中獲得。這個過程需要父母做到:

把想象力當成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不要以“和學習無關”等理由剝離它,允許孩子和想象力待在一起,引導孩子去感受想象力的無限可能性。

03.

溝通力

孩子最重要的“軟實力”

孩子擅長溝通對話,有時比孩子掌握的資源、知識、積累更加重要。

投資界的傳奇,美國股票投資人喬丹·貝爾福特在自傳裡講了一件事:

在一次演講中,貝爾福特讓觀衆把一支筆賣給自己。第一位觀衆說:“我很喜歡這支筆,想必你也會喜歡。”他沒有買。

第二位觀衆詳細介紹了這支筆的材料、工藝和手感,他還是沒買。

貝爾福特說,當初他的合夥人一句話讓他買下筆。合夥人請貝爾福特爲自己簽名,他說自己沒有筆,合夥人說:“那我把這支筆賣給你。”

強大的溝通力,不只是一張善於表達的嘴,還有一雙洞察人性的眼睛,一對善於傾聽別人內在需求的耳朵,一顆能分析彙總深度信息的大腦。而這些細分領域,總體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孩子的社交需求得到了滿足。

春節期間,我在北京故宮門前遇到一對母子,孩子10歲左右,指着故宮人山人海的遊客大聲重複:“怎麼這麼多人啊!怎麼這麼多人!”

媽媽因爲人多煩躁,一個勁催孩子別磨蹭、快點走,孩子不吭聲了。她沒有注意到,孩子很想跟旁邊另一個不認識的同齡小男孩聊天,他嚷嚷的目的,也是想吸引小男孩的注意——後來從這個小男孩緊緊跟着那個孩子,拍他的肩膀、他打招呼,驗證了我的猜測。

而那個被他跟着的男孩,明顯比前者更善於溝通。在跟那個主動搭訕的孩子聊幾句後,他向父母表示自己要跟新朋友聊一會兒。

他父母也非常放鬆,沒有催孩子聽解說、學知識、醞釀作文思路,而是用目光追隨孩子,默許孩子交朋友。

在環境安全的前提下,這對父母察覺到孩子的社交需求,果斷地滿足孩子。

兩個孩子的社交能力對比鮮明。

前一個男孩很難精準表達自己的需求,只能通過鬧騰的形式引起注意,但後一個男孩能準確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社交時的表現,也比同齡人更優秀、更成熟。

我猜測,這和他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社交閱歷分不開。

孩子增強溝通力的過程,和學知識的過程是不一樣的。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一段談話裡提出:聽得多的孩子一定說得早。

會溝通的孩子,父母養育過程中都比較多話,比如給孩子換尿布時,父母會叨叨“你舒不舒服”“開不開心”“尿布沉不沉”……

父母的多話讓孩子感到舒服、放鬆,孩子的溝通力發展就比較早,比較親人,身邊總有那麼幾個好友。

一個能在喧鬧景區交到朋友的孩子,在充滿內卷壓力的學校生活中,也能更容易交到朋友。溝通力比較強的孩子,可以在各種複雜情況下快快樂樂做自己,

複雜思維能力和溝通力,是孩子的內卷壓力下的“休息室”,真正能讓孩子做到“跑累了,歇一歇再更好地出發”。

這些能力也是孩子在日常生活裡的“車間”,能幫助他們精細打磨一些“軟實力”,比如創意、熱情、情商、責任感……休息好了,內在充盈了,孩子纔會在苦澀壓力中解鎖一些“甜頭”。

如果內卷是不可逆的大趨勢,與其對抗,不如適應。

這兩項能力對孩子不可或缺,它們指向幸福;而無論孩子選擇什麼賽道,終點其實都是“幸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藍橡樹(id:blue_oak),哈佛本科畢業生和資深教育專家共同創立,120萬家長共同關注的國際教育平臺,傳播教育正能量。不讓孩子的天賦被應試教育侷限,給他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