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東效崢,無人傷亡

作者|閆妍

出品|本站科技《態℃》欄目

3月6日,京東百億補貼正式上線。與京東所描述的,“爲大家帶來史上最大優惠力度的消費體驗。”目前看來,消費者對於京東的補貼力度反應平平,尤其一些大熱商品,用戶直言“根本搶不到”。

令人在意的是,一改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平臺路線,京東爲何要“自降身價”,效仿拼多多大搞“百億補貼”?

事實上,“百億補貼”並不是電商行業的新鮮事,拼多多和阿里都曾上線過相關政策,之後聚划算、餓了麼、抖音、快手、飛豬、滴滴等平臺也都相繼跟進,目的多是爲了提高用戶黏性,穩固低線市場人羣。

尤其是拼多多,靠着“百億補貼”聲名鵲起。2019年6月,拼多多率先推出“百億補貼”計劃,當年拼多多三季報中顯示,“百億補貼”入口的日活用戶已經突破1億大關。

京東此次高調推出“百億補貼”,想必最終目的仍是搶佔用戶,緩解近兩年面臨的“流量困境”。但大家更爲期待的是,京東與拼多多在“五環外”的正面對抗,會給整個消費市場帶來何種變數?

一、“百億補貼是京東寄予厚望的大殺器”

早有傳聞流出,京東零售內部將2023年的主基調確定爲“低價”。此次,京東上線“百億補貼”,可以說是延續該戰略做出的重大改變。

去年年底,劉強東就在內部郵件中強化“低價是唯一基礎性武器”心智。劉強東認爲,京東已經讓一些消費者有了越來越貴的印象,京東應服務多層次的消費者,既要考慮有錢人,也要考慮普通人。在他看來,京東可不是“服務好點,價格貴點”的平臺定位,不管面向什麼樣的消費者,對產品極致性價比的追求,纔是京東對消費者的承諾。

尤其是對比一二線趨於飽和的白領市場,下沉市場擁有龐大流量,市場潛力巨大,電商平臺未來的用戶增長將更加取決於低線市場的表現。

京東三季度營收2435.4億元,淨利潤60億元,同比均有所增長。而其對手拼多多三季度營收355.0億元,淨利潤爲105.886億元,淨利潤已實現反超。

尤其在用戶數據上,對於陷入“流量困境”而言,“百億補貼”帶來的新增用戶誘惑巨大。

京東的活躍用戶增速已經進入疲軟期,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量爲5.88億,規模增速成三年以來最低,爲6.5%。在2020年三季度和2021年三季度,京東活躍用戶分別爲4.42億和5.52億,同比增速分別爲32.1%和25%。

反之,對手拼多多在2020年底,年活躍買家數達7.884億,超過阿里巴巴,成爲了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到2022年3月31日,其活躍買家數量爲8.82億,同比增長仍能做到7%。

同時,抖音和快手的直播電商的崛起,以及美團的躍躍欲試,又給零售消費市場,帶來了更大的變數。面對愈發複雜的電商戰場,京東需要更激進的爭奪用戶,纔有可能重回增長快車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爲,“隨着低線城市居民消費能力提升,下沉市場的消費場景和人羣成爲電商巨頭們如阿里、京東等收割流量,捕捉增長空間的機會。對於京東來說,用戶的增長也是要看低線市場的表現。因此‘百億補貼’歸根結底還是搶佔用戶。”

在江南北控股集團董事長、電商專家高攀看來,百億補貼短期內能夠緩解京東的“流量困境”。“當在消費者心智裡更具正品認知的京東,不‘貴’了,價格甚至更低了,那麼必然會搶一波流量過來,京東短期內會迎來一個流量增長小高峰。”

他告訴《態℃》欄目,經過疫情3年,網民消費整體在降級,電商購物體驗整體不及之前。在此背景下,京東相較友商平臺似乎沒有了低價優勢或超預期的購物體驗,而“貴”是當下不少消費者對京東的印象。新用戶很難爭搶過來,而老用戶在逐步緩慢流失。“京東不得不尋求改變,‘百億補貼’就是京東寄予厚望的大殺器。”高攀講。

二、京東與拼多多在“五環外”的正面對抗

對於“價格戰”,京東其實是有深刻“肌肉記憶”的。

曾經的京東,可不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平臺路線,而是最擅長打價格戰的狼性團隊。例如,關於消費者端的價格感知,劉強東就曾提出“價格絕對不是確定用戶體驗的一切東西”,但是“價格戰即使再打80年,京東也要打下去”。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統計,京東發展至今,經歷了三次“價格戰”:一是2010年與噹噹的圖書價格戰,最終以噹噹入駐京東成爲店中店告終,由此開啓了京東從垂直走向綜合的道路;二是2012年與國美、蘇寧的價格大戰,大力度的降價讓京東贏得了用戶心智,由此奠定了京東在3C數碼家電領域的龍頭地位;三是2012年與天貓掀起的全品類價格戰,這場兩大巨頭之間的較量勝負未分。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8月15日,京東主動針對蘇寧發起了“價格宣戰”,並設立“打蘇寧指揮部”,劉強東親自掛統帥。那一戰之後,京東一騎絕塵,把蘇寧遙遙甩到身後。

時至今日,京東想要挑起的“價格戰”的動作,仍讓市場感到忌憚。

目前可以看出,京東和拼多多基本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差異化區分,拼多多的重點方向還是在農產品;京東百億補貼涵蓋了全品類商品,包括iPhone,茅臺、五糧液、戴森吹風機等爆款,電視、洗衣機、電冰箱、電腦等3C家電,還有廚具、抽紙、美妝、生鮮、零食、營養保健等生活日用,在品類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但這次與拼多多在低線城市的正面對抗,京東的勝算並不算大。

畢竟去年,主打下沉市場的“京喜事業羣”被大規模調整,業務線幾乎完全拆散,一部分直接裁撤,外界普遍將之視爲“放養”狀態,京東重點發力“五環外”計劃不了了之。

關於京東做百億補貼的優劣,資深電商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分析道:“京東的優勢在於強大的倉儲物流服務體系,不足在於開放平臺與自營體系的供應鏈融合度有待進一步提升,並且需要強化工廠產品和農產品的供給。”

在高攀看來,京東推出百億補貼,借鑑於拼多多,正面對抗是不可避免的。“京東的優勢如供應鏈、正品認知、購物體驗、極速送貨等,已經不如之前明顯,需要在價格戰中進行強化,並通過輿論再次搶佔用戶心智,纔可形成具備競爭力的優勢。”

對於整個電商市場格局而言,京東這番操作是否會帶來一些變數,仍需要市場檢驗。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捲起來”的電商們在激烈競爭過程,用戶則可以獲得最大的消費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