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物共枕!十三行博物館首創全臺語導覽及史前劇場
十三行博物館19、20日講舉辦國際考古日系列活動,今年首創全臺與導覽。(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10月19、20日推出「國際考古日」系列活動,除了有廣受歡迎的「夜宿博物館」,讓參與者與千年文物共枕,體驗獨特的文化之夜,打造沈浸式考古探索外,還首創全臺語導覽與史前劇場,講述十三行遺址的保存歷程。
「來十三行過暝」於19日率先登場,將由專業導覽員全程以流利的臺語講述十三行遺址的保存歷程,另有知名配音團隊「花聲堂」以臺語發音,帶來「陶罐精靈」繪本故事劇場。當天還有「暗夜尋寶」遊戲,運用考古知識尋找文物,讓民衆與人面陶罐等珍貴文物共度難忘的考古之夜。
20日則由2024年新北文化獎得主劉益昌教授,帶領民衆實地探訪大坌坑及十三行2處國定遺址,細說當年遺址發掘鮮爲人知的秘辛,帶領參與者深入探索北臺灣新石器時代和金屬器時代的文化瑰寶。
館長羅珮瑄表示,今年的國際考古日活動不僅延續往年精神,更融入了語言文化元素,希望參與者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深刻體會考古學的魅力和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
館方Facebook粉絲專頁也將從10月9日起舉辦「遺址線上走讀」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別具特色的「大坌坑文化陶鉢造型木漿菜瓜布」以及「十三行土偶手機氣墊支架」。系列活動將於10月11日10點於官網開放報名,「來十三行過暝」開放30組親子參與、「遺址踏查」限20名12歲以上民衆參加。
對於館方的安排,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偉傑認爲,全臺語導覽對於推廣母語確實有一些幫助,也值得肯定,不過還是要因地制宜,對於導覽的標的物或相關人事是什麼情況,以及解說能否到位,精準地讓民衆瞭解都很重要。
民進黨議員山田摩衣也表示這樣的導覽很不錯,但要考慮是否有做好對象的年齡分層,小朋友是否能夠聽得懂,另外導覽人員是否有相關證照以及受過訓練都很重要,才能夠用臺語精準表達,讓小孩、大人都聽得懂,特別是當中的專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