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海+“以舊換新”:製造業投資平穩增長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 北京報道

我國製造業繼續保持恢復發展態勢。嶺鵬產業與創新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的製造業景氣先行指數(LIMP)爲54,連續5個月保持在50以上,顯示製造業景氣狀況穩健。

近日,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4年下半年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製造業強勢增長Vs房地產深度調整》(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上半年製造業投資平穩增長,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銀行也加大對製造業的信貸支持。受訪人士指出,未來還應加大供應鏈金融的支持力度;根據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和發展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建立差異化優惠支持政策。

製造業持續恢復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7月5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我國工業形成了體系全、品種多、規模大的獨特優勢。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箇中類、666個小類,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各種製造業都有,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39.9萬億元,佔GDP比重31.7%,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26.2%,佔全球比重約30%。

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我國製造業投資平穩增長。《報告》指出,設備更新不斷推進使得技改投需求持續釋放;“以舊換新”政策推動耐用消費品需求增長;高技術投資持續提供動能;外需較爲平穩;金融支持保持強度;民營企業經營狀況改善,民間投資持穩。

這一背景是,3月份,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推動製造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企業出海也爲製造業的發展提供更多動能。畢馬威中國發布的《中國製造業企業出海白皮書》指出,在全球化戰略框架下,中國製造業企業正積極實施跨洲多點佈局策略,旨在通過探索新市場和填補供應鏈空白,分散風險並實現業務的多元化拓展。同時,企業正加大在新興市場如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地的投資力度,並持續深化對歐洲和非洲等傳統市場的投資,從而進一步擴展業務版圖,實現全球資源的最優配置。

畢馬威中國客戶與業務發展主管合夥人江立勤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製造業在出海過程中扮演着關鍵角色。憑藉改革開放的長期積累,中國製造業已經從勞動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業轉型,不斷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並在多個產業和領域展現出強勁的國際競爭力。作爲世界最大的製造業產品生產國,中國擁有完善的產業鏈、豐富的產品種類、充足的生產能力和顯著的國際競爭力,爲製造業在海外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面對全球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需要加強全球化管理能力,確保供應鏈的穩定與靈活,同時注重海外合規經營和本土化發展。綠色低碳和智能製造正成爲全球製造業的新趨勢和競爭焦點,企業在出海時需重點關注這些領域。

銀行提供多種金融支持

在金融支持方面,《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信貸投放節奏平穩,信貸結構更趨均衡。一是製造業中長期信貸保持增長,二是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服務質效不斷提升,三是科技創新信貸供給增強。截至5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1.8%,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9.3%,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2.7%。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委金融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提升製造業貸款佔比支持四川新型工業化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金融服務製造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從6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舉措,全力推動提升金融服務製造業發展質效。

製造業也是銀行信貸投放的重點領域。以浦發銀行爲例,該行相關業務人士告訴記者,比如機械製造的代表性企業中聯重科,近年來通過持續轉型升級,實現了製造業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浦發銀行長沙分行自2004年成立以來,就與中聯重科開展合作,至今已有20年時間。浦發銀行緊貼企業需求,提供了本外幣融資、供應鏈金融、債券承銷等供應鏈綜合化服務,金融支持近千億元,還爲中聯重科500多位供應鏈上下游客戶提供服務。2022年11月,浦發銀行長沙分行落地了全國首單“科創票據+保供穩鏈”中聯重科資產證券化業務,助力科技創新、製造強國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出海涉及到多種金融需求。渣打銀行(中國)副行長兼財富管理及零售銀行業務總經理李峰指出:“渣打中國中小企業銀行部推出全新的客戶價值主張‘行以企新,進無止境’,旨在通過金融創新與賦能,與企業並肩前行。對於中小企業中的新質生產力代表,一方面我們通過金融支持其成長,助力國內新舊動能轉換;另一方面基於我們強大的全球網絡和跨境金融方案,爲這些中小企業的海外拓展保駕護航,讓他們在國際市場和全球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展望下半年,《報告》認爲,在科技創新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設備更新持續釋放技改投需求、以舊換新促進耐用消費品需求增長、外需回暖、民企經營狀況好轉以及政策和資金大力扶持下,製造業投資仍能保持較高增速,超過去年和疫情前水平,發揮穩增長的基石作用。但外需和民間投資可能會出現反覆和波動,對製造業投資帶來影響。

上海大學副教授、嶺鵬產業與創新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向寬虎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LIMP恢復,尤其是工價指數連續處於樂觀區間,代表就業和勞動者收入的回升,這意味着下半年的消費需求會比較樂觀,消費品製造和服務業的前景應該還不錯。

(編輯:朱紫雲 審覈:夏欣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