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核污水東流 部分1-2年抵臺灣附近

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放流向

日本政府今日啓動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污水排海作業,中央氣象局與原能會合作擴散分析指出,北太平洋流雖然會朝着北美洲流去,但向東傳輸的過程中,少部分污水會順着反向流動的渦旋向南傳送影響臺灣周遭的海域,約在排放1至2年後到達臺灣附近海域,氚濃度約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

氣象局科技中心昨指出,海水並非靜止不動,任何海水的流動就可以稱爲海流,以北太平洋來說,位於赤道北側的北赤道洋流,在流向大洋西側的陸棚後向北形成黑潮,而狹窄的黑潮狹帶強勁、深厚的溫暖海水沿着臺灣東側北上,其後的黑潮延伸流與北太平洋流將往東太平洋及美國西岸傳輸。

由於洋流會影響許多海洋廢棄物、污染物的傳送,科學家模擬物質受洋流影響的擴散結果顯示,在向東傳輸過程中,少部分污水會順着這條強勁海流兩側反向流動的渦旋向南傳送,再隨北赤道洋流及黑潮影響臺灣周遭海域。

氣象局表示,根據模擬結果顯示,臺灣附近的海域會分別在福島排放後1至2年以及第4年出現兩次較明顯的氚濃度。

原能會也指出,透過含氚污水擴散濃度動態模擬分析結果顯示,日本排放含氚污水抵臺的氚濃度將在排放4年後達到最大值,約在每公升100萬分之1貝克的範圍,遠低於臺灣海域的氚環境背景平均值每公升0.5貝克,以及氚的輻射儀器偵測極限值每公升0.1貝克,對臺灣附近海域輻射安全影響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