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不用這麼“懂事”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懂事”的故事。

我的來訪者K小姐最近飽受焦慮的困擾。她的親密關係一直不順利。每一段關係她都盡力付出和忍讓,卻換來對方抱怨她“作”,說和她在一起好累。K 小姐在戀愛中非常懂事,從不給對方添麻煩,凡事都爲對方着想。對方問她想吃什麼,她會說:“我都行,看你”,對方問她想看什麼電影,她會說:“隨便,你愛看哪個就選哪個”。對方問她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她會說:“都行,你送的我都喜歡“。偶爾她也會試着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你如果順路可以來接我一下,不順路就算了啊。” 如果對方答應來接她又突然爽約,K小姐也會懂事的給對方找臺階下:“沒關係,我正好突然也要加班,你安心忙手邊的事吧。” 然而,如此懂事的K小姐,卻常覺得委屈和孤獨,覺得自己這麼遷就對方,對方卻不顧自己的感受,常忍不住哭訴指責對方。對方總覺得很冤——“你想什麼就說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但K小姐覺得——“這還用我說嗎?你連這一點都不懂嗎?”如此反覆,對方覺得她太作,跟她在一起很累。而每當K小姐感覺親密關係出了問題,就會率先提出分手。雖然嘴上說得很決絕,心裡卻希望對方挽留自己,可每次對方都當真了,真的和她分了手。

K小姐也知道,是自己的表達模式出了問題,如果把真實想法說出來,兩個人會少很多誤會。可每次話到嘴邊就是說不出來,或者一開口,就說成了相反的意思。其實,這是焦慮型人格惹的禍。這種焦慮型人格的人往往習慣性討好別人,慣於去揣摩別人的心意、迎合別人的需求卻總是對自己內心的想法視而不見。久而久之,潛意識的渴望得不到滿足,與表達出來的需求形成了衝突,繼而產生了焦慮。和大多數人一樣,K小姐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確受困於自己常年的問題心理模式,而不敢改變。在社會心理學上,把這個現象叫做“習得性無助“。

那麼,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呢?美國心理學家塞利在1967年做過一個實驗,他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電擊。一開始狗試圖逃跑和反抗,在籠子裡狂奔。但多次實驗後,狗知道跑不出籠子就不跑了,只要蜂音器一響就趴在地上哀叫。再後來實驗者把籠門打開,按下蜂鳴器,此時的狗已經不試圖逃跑了,它們依舊待在原地,不等電擊就開始哀叫。爲什麼會這樣?因爲過去太長時間的挫折讓它們知道,反抗和逃跑都是徒勞的,它們能做的只是留在原地承受痛苦,因此,即使有機會,它們也放棄努力了,過去的陰影讓它們陷入了深深的無助和失能的狀態。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對於像K小姐這樣“懂事”的人,她們的無助往往來源於兒時的成長環境或者曾經的情感經歷。

K小姐是外婆帶大的。外婆是個知識女性,注重家教。從小外婆就告訴她,“我們這種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小孩,要懂規矩,不能跟那些沒家教的野孩子也一樣。那些野孩子總向大人要這要那,你不能亂要東西,該給你的大人自然會給你,不該給你的要了也沒用。你要懂事,不要給大人添麻煩,外婆年紀大了照顧你很辛苦了,要是你不乖,就把你送去你奶奶家。你奶奶重男輕女,沒你的好日子過!”

因爲從小K小姐就最乖、最聽話,外婆在衆多孫輩中最疼愛她。於是,K小姐心裡就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只要自己乖、聽話、不給大人添麻煩,就能得到更多的愛;而如果“不乖、不聽話、給大人添麻煩”,就會被拋棄。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她一直努力壓抑自己的需求,不表達自己的要求,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惹大人不高興而被拋棄。繼而在親密關係中,也復演了這個模式。但,與壓抑相伴的往往是心理失衡。當不斷隱忍沒有換來自己想要的愛,K女士的委屈就會忍不住爆發出來,演變成後續的“作”,讓伴侶莫名其妙、措手不及。長此以往,不僅親密關係受到威脅,K小姐本身也被焦慮糾纏困擾。

想要緩解這種焦慮,首先我們需要改變這種相處模式。我們要對自己說:“我不需要這麼‘懂事’,也可以收穫愛。” 改變討好的模式,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向對方提要求,而不是被動等待對方給予。將想要的東西大大方方地表達出來,關心我們的人才會知道怎樣向我們表達愛意。用自己真實的樣子,找到願意接納真我的伴侶。

作者:唐婧,張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