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家政服務增量提質難題

長期以來,家政服務業面臨數量少、獲取難、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應不斷擴大優質服務供給,完善供需匹配機制。加力擴大家政服務供給,不斷完善分層化供給,提升專業化供給水平。

服務消費是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健康、養老、助殘、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家政服務業再次成爲熱議話題。長期以來,家政服務業面臨數量少、獲取難、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不斷擴大優質供給,是推動家政業走向規範化、產業化,激發服務消費新動能的必要舉措。

從需求端來看,我國家政服務業仍處於需求上升期。衛生清潔、整理收納、家庭維修、老人照料……伴隨着城市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家政服務業需求急劇增長,並朝着多元化、個性化、專業化發展。家政服務一頭連着民生,看似簡單、門檻低,卻事關千家萬戶的生活品質;另一頭連着經濟,若能激活潛在的消費需求,將長出新的消費增長點,撬動萬億級消費市場。

從供給端來看,我國家政服務業供給不斷擴大,但供給不足、供需不匹配的問題仍然存在。據統計,我國從事家政服務的企業已突破170萬家,家政行業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人,而實際市場需求高達5000萬人,高素質家政服務人員更是緊缺。服務消費的主要矛盾在供給端,供給不足仍是限制家政業發展的主要難題。

讓家政服務“多起來、好起來”,讓優質家政服務“請得到、用得起、放心用”,應不斷擴大優質服務供給,完善供需匹配機制,讓千家萬戶享受到優質家政服務帶來的便利,進而讓“小家政”撬動“大消費”,助力擴大內需。

讓家政服務“請得到”,要加力擴大家政服務供給。家政難找的困境在於供給能力不足,尤其到春節、農忙時節等旺盛時期,家政市場往往出現“季節荒”的嚴重供不應求情況。爲此,要增加家政服務供給數量,提升標準化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滿足家政市場的用工需求。除了“隨時請隨時有”,還要個性化需求“能滿足”,近年來,除了保潔、保姆、月嫂、維修等基本服務之外,上門代廚、上門喂貓、雨後除黴等新需求也快速興起,要在標準化服務之外,增加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供給,讓小衆需求衍生出更多家政服務新賽道,挖掘更多消費潛能。

讓家政服務“用得起”,要不斷完善分層化供給。從年齡結構來看,照顧“一老一小”的相關服務需求量很大,要針對不同年齡,推出差異化、特色化家政服務供給。從市場結構來看,高端家政市場需求日益增加,下沉市場的需求也非常旺盛,但家政業尚未形成服務分層化,導致高端家政難找、日常家政缺口大的情況同時存在,爲此,要通過市場調研分析,提供更多差異化、分層化家政服務。同時,還要藉助數字化平臺、智能化技術,促進不同消費羣體與家政服務的供需匹配。

讓家政服務“放心用”,要提升專業化供給水平。當前,我國家政服務企業普遍比較弱小,行業仍呈現低端、散亂的狀態,高技能家政人才更是短缺。在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家政服務業專業化程度很高,家政業可以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制定行業標準、加強產教融合等方式,提高標準化、專業化水平,促進家政業整體供給質量的提升。此外,相關政策舉措也應不斷跟進,完善權益保護、稅收優惠、激勵機制等方面支持,爲家政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賴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