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縣綠鬣蜥今年移除逾2.3萬隻 學者提醒移除擬控制目標

屏東縣府聘請廠商協助移除綠鬣蜥,夜間綠鬣蜥活動力降低,也會利用晚間捕捉。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經常出沒原野地、溪流河域、溝渠或水池旁,臺中以南縣市幾乎都有綠鬣蜥蹤跡,高雄、屏東與臺南屬重災區。屏東縣政府從2018年起移除,移除數量攀升,2021年破1萬隻,2023年逾3萬隻,今年至9月已捕捉2.3萬多隻,幾佔全國一半。學者認爲綠鬣蜥移除應擬定明確控制目標及策略,綠鬣蜥造成農作損害,也應告訴農民防治作爲。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觀察,綠鬣蜥入侵,造成農作物損壞,綠鬣蜥喜歡吃植物嫩芽、花,萬丹紅豆田有些靠河岸邊的幼苗被綠鬣蜥吃光,幾乎已不符成本。農損嚴重重災區,已影響農民耕作意願,是值得關注的食物供給安全議題。綠鬣蜥愛打洞,鑽水泥縫隙,若衆多聚集,恐影響堤防及交通設施安全。

陳添喜說,綠鬣蜥最早10多年前在屏東縣麟洛鄉田心村附近出現,此處也是麟洛、竹田等鄉交界處,另一處則在高雄市鳥松曹公圳一帶,中部縣市以南幾乎都有綠鬣蜥蹤跡,需思考控制策略是否出問題。

綠鬣蜥入侵農田,陳添喜說,萬丹紅豆田,剛發芽嫩葉被綠鬣蜥吃光,長出來雜草,地瓜葉、絲瓜花、菜苗、豆苗、花生苗也都會被吃,影響農民種植意願。研究團隊曾協助農民,用發酵水果誘捕綠鬣蜥,綠鬣蜥消化系統纖維素,對輕微發酵味道有致命吸引力,綠鬣蜥喜歡吃過熟芒果、木瓜,「可以用過熟的水果誘捕」。

天氣變化影響綠鬣蜥繁殖,陳添喜說,綠鬣蜥來自熱帶,有一年臺灣遇上霸王級寒流,那年捕捉移除數量下降,抓到繁殖母蜥變少,隔年卻大爆量,當時未進入產卵季,受低溫刺激,當年母蜥不生了,濾泡吸收回去,前一年沒有生的,都在下年度一起生,接下來又碰暖冬、乾梅,沒下雨,野外就出現大爆量。綠鬣蜥蛋怕泡水,降雨量影響孵化率。

陳添喜說,綠鬣蜥一年繁殖一次,產卵季在國曆三月中到四月底,有時候晚一點到五月初,暖冬從二月到四月中;颱風過後溪水暴漲,也可能影響綠鬣蜥移動,最近的颱風造成嘉義八掌溪水位滿起來,大量綠鬣蜥被衝到下游或近海,接下來臺灣西海岸沿岸鄉鎮,若出現一堆綠鬣蜥,一點都不奇怪。

「綠鬣蜥是密度越高越難抓,一靠近就幾乎全跑掉了」,陳添喜說,綠鬣蜥體型大,偏好受人爲干擾及改變環境,少有大型捕食者。吃的食物,以植食性,包括葉、花、果,偶爾會捕食昆蟲,國外雖有捕食小型蜥蜴,幼鳥及蛋的記錄,但在臺灣並未發現;剛孵化的幼蜥攝食動物性食物頻度較高,之後就以植物爲主食。綠鬣蜥沒有渡冬習性,冬季野外食物較少,又是主要葉菜、豆類的生產季,造成嚴重農損。

陳添喜說,這幾年花最多人力、物力移除綠鬣蜥的國家是英屬大開曼,面積僅臺北市三分之一,約3、40年前引進綠鬣蜥,2012年數量約10幾萬只,後來數量每1.5年倍增,2018年估計80萬到100萬隻,公園到處都是綠鬣蜥,鳳凰木有60多隻綠鬣蜥吃葉子,榕葉吃光光,爬電線杆造成停電,大開曼編列龐大經費移除,花約三億多元臺幣,抓140多萬隻綠鬣蜥。

「控制目標要清楚!」陳添喜說,以大開曼羣島來說,綠鬣蜥入侵,會影響海外投資者意願,對經濟與環境衝擊大,短期完全根除可能性低,但將綠鬣蜥控制到極低族羣密度。美國佛羅里達州,綠鬣蜥已建立約半世紀野外族羣,完全根除不實際,採處理民怨、阻堵,與降低對敏感生態系或物種不利影響。波多黎各,根除可能性低,未有明確控制目標。

「移除綠鬣蜥,不應一味衝數量」,陳添喜說,綠鬣蜥幼蜥第一年存活率約5%,超過第二年存活率有7、8成,繁殖力強,產卵數由15到80顆,成長快速,雌蜥3到4年性成熟,壽命長,野外存活可超過9年。他認爲,控制繁殖個體,繁殖季遷移到固定產卵點,抓繁殖母蜥,掌握某一年繁殖成蜥,接下來出來幼蜥會少很多。另外,訓練合格人員參與捕捉移除,可降低一般民衆的接受程度,且捕捉資料應確實記錄,纔有機會評估移除控制成效。

綠鬣蜥入侵民宅,民宅旁的大樹、一旁水池,都是綠鬣蜥棲息的場域,屏東縣府聘請廠商協助移除綠鬣蜥。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入侵民宅,民宅旁的大樹、一旁水池,都是綠鬣蜥棲息的場域,屏東縣府聘請廠商協助移除綠鬣蜥。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盤據在樹上。記者劉學聖/攝影

屏東縣府聘請廠商協助移除綠鬣蜥。記者劉學聖/攝影

綠鬣蜥盤據在樹上。記者劉學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