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縣護樹健檢造林 朝樹木友善城市邁進

透過聽筒感覺樹木脈動,屏縣府藉由聽樹的聲音,朝植物友善城市目標邁進。(林和生攝)

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建璋(右)研究團隊,運用先進非破壞性檢測科學儀器,爲屏縣樹木檢測健康狀況。(林和生攝)

屏縣府發行「聽樹」專書,學習聽樹說話,朝友善樹木城市目標邁進。(林和生攝)

全臺各地不斷傳出老樹無預警倒地,但其實樹木早已發出求救訊號,卻始終等不到人類救援,屏東縣政府近年力推全方位護樹方案,從源頭造林、公共區域樹木健檢及樹木修剪人員的培訓與認證,同時發行「聽樹」專書,開始學習聽樹說話,讓屏東邁向友善樹木城市。

屏東縣長潘孟安直言,樹木行光合作用、長期爲這片土地涵養水源,更在食衣住行育樂中滿足人類需求,但反思我們到底能給它們什麼?因此這幾年縣府力推樹木友善環境,從源頭造林計劃開始,獎勵友善環境生態造林,總計面積已達2148公頃。

除此之外,更進行縣轄206所高國中小學校園、公園綠地等重要場域內樹木體檢,委由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建璋研究團隊,運用最先進的非破壞性檢測科學儀器,檢測樹木健康狀況。

加上罹病樹木緊急救援,另避免樹木淪爲斷頭式修剪影響景觀,更辦理「景觀樹木修剪人員培訓」,去年累計100人次參加,約有8成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照。

爲此,屏縣府共耗時1年時間,集結樹木生老病死過程,集結成冊出版一本關於都市林的專書,縣府農業處長鄭永裕說,森林是臺灣命脈,佔全島土地面積近6成,且木、樹、林、森並非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從路上行道樹、校園大樹、溼地公園的綠樹林,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綠樹就在我們身邊。

但過去因太習以爲常,容易讓人視而不見,尤其在極端氣候的現在,如何與樹溝通、對話、共生,這樣的「有感森林」已漸成顯學。一起爲自然發聲,讓更多人聽懂樹的聲音,學習與自然共存,潘孟安強調,這次我們不說話,讓樹自己說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