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中國迴應“iPhone16不支持微信”;繼《黑神話:悟空》後的又一部國產3A鉅作已在路上|AI daily早新聞
財聯社AI daily 9月3日訊 今日AI daily早新聞主要內容有:蘋果中國迴應“iPhone16不支持微信;繼《黑神話:悟空》後的又一部國產3A鉅作已在路上;字節跳動完成收購開放式耳機品牌Oladance。
▍蘋果中國迴應“iPhone16不支持微信”
有網傳消息稱“iPhone16可能不支持微信”,對此記者致電蘋果官方熱線,接線的蘋果中國區技術顧問表示,第三方言論關於iOS系統或者蘋果設備能否再使用微信,包括微信後續能否在蘋果應用商店繼續上架和下載,需要由蘋果公司和騰訊之間相互溝通和探討,才能確定之後的情況。該技術顧問提到,在蘋果商店上架軟件,可能需要開發者向蘋果公司支付一定費用,纔可以上架或下載。“APP開發者在蘋果應用商店上架軟件,當軟件達到一定下載量後,後續只要有用戶下載一次這個軟件,開發者就得向蘋果支付一定費用。”他表示,目前,蘋果正在與騰訊積極溝通,來確認後續騰訊是否還會繼續向蘋果應用商店提供軟件下載的抽成。不過其也提到,微信作爲一個比較大衆的軟件,雙方也都會爲了自己相應的效益做出一定處理,所以暫時不用擔心。“大家關心的以後微信還能不能下載使用,也需要等官方發出的提示爲準,我們對第三方消息沒有辦法做任何評判,上述解釋也僅供參考。”該技術顧問說。
▍繼《黑神話:悟空》後的又一部國產3A鉅作已在路上
近日,由遊戲科學開發、以中國神話爲背景的動作遊戲《黑神話:悟空》引起國內外密切關注。作爲首個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的成功表明中國遊戲市場的巨大潛力。近日,《黑神話》的聯合發行商、遊戲科學的早期投資者英雄遊戲公司董事長應書嶺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透露:
“我認爲下一款(國產)3A級遊戲很可能非常接近了,因爲《黑神話:悟空》已經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款中國製造的3A級遊戲可以達到如此高的全球銷量。”
應書嶺還透露,他知道至少有一款類似的遊戲正在開發中,他在英雄遊戲的商業夥伴已經投資了這款遊戲。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的時間表。應書嶺預計,中國至少有5到10個具千年歷史的故事可以製作成遊戲。
▍字節跳動完成收購開放式耳機品牌Oladance
字節跳動已完成對開放式耳機品牌Oladance(主體公司:深圳大十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並實現100%控股,而包括黑蟻資本、藍馳創投在內的投資機構股東已全部退出。
▍AI需求推動存儲器漲價
因生成式AI服務器需求強勁、客戶接受存儲器廠商的漲價要求,帶動SSD價格進一步走高。2024年7-9月期間SSD指針性產品TLC 256GB批發價(大宗交易價格)爲每臺36.1美元左右,環比上漲約10%,容量較大的512GB價格爲每臺67.7美元左右,環比上漲約10%,價格皆連續四個季度上升。其中,256GB產品價格一年來上漲約五成,創2021年10-12月以來新高。
▍谷歌正式放棄 Fitbit 智能手錶項目
9月2日,谷歌的可穿戴設備部門負責人 Sandeep Waraich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谷歌已經正式放棄了 Fitbit 智能手錶項目,並將重心轉向了 Pixel Watch 系列。
這一決定雖然令人意外,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卻是谷歌戰略調整的重要一步。Fitbit 曾經以其健身追蹤器聞名,但其智能手錶業務卻一直面臨挫折。儘管推出了 Versa 和 Sense 等系列產品,但後續版本因功能削減、體驗不佳而備受批評。
▍無問芯穹宣佈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
無問芯穹(Infinigence AI)宣佈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在成立1年4個月內,無問芯穹累計已完成近10億元融資。無問芯穹本輪融資聯合領投方爲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專項基金、啓明創投和洪泰基金,跟投方包括聯想創投、小米、軟通高科等。據瞭解,無問芯穹本次融資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加強技術人才吸納與技術研發,深入推動產品商業化發展,做AI模型算力的“超級放大器”。
▍俞敏洪卸任兩公司法定代表人
天眼查官網顯示,北京新東方文旅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新東方沃凱德國際教育旅行有限公司均發生工商變更,俞敏洪卸任兩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楊志輝接任。
▍英特爾據悉考慮出售包括Altera在內的業務來削減成本
據路透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和主要高管預計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向公司董事會提交一項計劃,剝離不必要的業務並調整資本支出。該計劃將包括如何通過出售包括Altera在內的業務來削減總體成本,英特爾已經無力從公司曾經可觀的利潤中爲這些業務提供資金。英特爾拒絕發表評論。
▍Meta科學家楊立昆稱用於AI訓練的可靠數據來源正在枯竭
Facebook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圖靈獎得主楊立昆(Yann LeCun)發文稱,用於人工智能訓練的可靠數據來源正在逐漸枯竭,相比之下,人工“後期訓練”的成本正在快速增長。他表示,如今AI模型於基準測試中的表現已趨於飽和,故目前的大型語言模型不會達到人類智能水平,“但這不意味着它們沒有用”。